( 德国之声中文网)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齐(Maroš Šefčovič)表示,欧洲人并不急于在关税问题上去和美国人达成“糟糕的协议”。他在5月6日说,欧洲感觉自己并不弱小,因此没有必要去接受对欧盟不公平的方案。谢夫乔维齐还说,欧盟应该和其他国家深化经贸关系,而且也感受到了美国以外地区的相关意愿。
最迟到7月初,欧盟计划就针对美国的贸易反制措施做好准备,其中包括对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等。谢夫乔维齐在欧洲议会表示,特朗普的关税一旦正式生效,欧盟对美出口商品的70%都会遭到打击;如果华盛顿进一步扩大关税加征范围,这一比例可能上升到97%。他表示,欧洲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需要看到美国达成公平协议的意愿。
目前,特朗普对中国以外的众多国家实行为期90天的“宽限期”,“对等关税”暂时下调到10%,以便为谈判留出空间。而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则调高到了145%。
特朗普关税袭来 欧洲如何反应?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欧中相互吹捧 与此同时,中国则利用这一时机对欧洲发动“魅力攻势”。就在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欧建交50周年 向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欧盟委员会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冯德莱恩发送贺电,称赞中欧关系 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欧双方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并认为“中欧双方要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公平正义,反对单边霸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科斯塔和冯德莱恩也在致习近平的贺电中表示,“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欧盟愿同中国深化伙伴关系,加强交往合作”。
同一天,中国外交部也披露,“中方欢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适时联袂来华举行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双方还将举行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高层对话。”
不过,无论是习近平的贺电,还是中国外交部的声明,都对美国或者特朗普的关税只字未提,仅仅是笼统提到“单边霸凌”、“不确定性”等词汇。
欧盟3月22日以新疆问题为由对中方实施制裁。中方对此反应强烈,在同一天宣布反制措施,对欧盟方面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施行制裁,称其“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在得知受到中方制裁后,这些人员和机构作何反应? 图像来源: Thierry Charlier/AFP 有四家机构上了中方制裁名单,分别是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和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其中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作为一家智库,尤其受关注。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发文称,切断该机构与中国的联系,“意味着该研究中心的调研渠道难以为继,影响力将受沉重打击”。该德国智库发声明回应称,对中方决定感到非常遗憾,同时拒绝这些指控。“作为一家独立研究机构,我们致力于增进对于中国更好、更多元的了解。我们将继续通过提供基于事实的分析来追求这一使命,即使在困难时期也以创造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为目标”。
遭到中方制裁的欧方人员还包括8名政界人士和2名学者。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德国绿党的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他也是欧洲议会对华关系小组的负责人,曾多次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对北京提出严厉指控。在得知自己受中方制裁后,彼蒂科菲尔称中方的制裁“荒谬”,指中国如今试图在海外压制言论自由、恐吓批评者,“但这只会适得其反,用中国的谚语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图像来源: DW/M. Cui 盖勒(Michael Gahler)是另一名受到中方制裁的德国籍欧洲议会议员,这位基民盟人士也是欧洲人民党议会党团安全政策发言人。在得知自己受到中方制裁后,盖勒发声明称,表示这会让欧盟与中国的对话变得更艰难,这令人非常遗憾。“无论如何,我不会放弃倡导人权与民主。此外,我也怀疑,我作为欧洲议会友台小组主席的身份,在北京的(制裁)决定中也起了一定作用“。
图像来源: DW 受到中方制裁的还有来自法国的社民党籍欧洲议会议员格鲁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他也是欧洲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以及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的成员,而后者作为机构同样出现在这次的中方制裁名单上。在中方宣布制裁后,格鲁克斯曼在推特上说,这些制裁是他的“荣誉勋章”,他还会继续抗争!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baca/P. Batard 除了上述三人外,受到制裁的欧洲议会议员还包括来自匈牙利的库楚克(Ilhan Kyuchyuk)、斯洛伐克议员莱克斯曼(Miriam Lexmann)。另外,荷兰议会议员舍尔茨玛(Sjoerd Wiemer Sjoerdsma)、比利时议会议员科格拉蒂(Samuel Cogolati)以及立陶宛议会议员萨卡利埃内(Dovile Sakaliene)也在制裁名单上。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尔(图)和欧洲议会主席萨索利 (David Sassoli)已经表态支持这些议员,称中方此举“令人不可接受”。
图像来源: Aris OIkonomou/AFP/Getty Images 比利时绿党籍议员科格拉蒂(Samuel Cogolati)在得知自己受制裁后,发推特表示会继续捍卫民主和人权。他还转发了比利时外交部长强烈谴责中方制裁的声明,以及另外一位来自比利时的欧洲议会议员维霍夫斯塔(Guy Verhofstadt)的推特,其中称中方的制裁“终结了欧中投资协议”。欧洲议会原定于3月23日审议欧中投资协议,该计划因最新发展而被临时取消。
图像来源: Johanna Geron/AP/picture-alliance 中方制裁名单上除了五位欧洲议会议员、三位欧盟国家议员外,还包含两名学者,分别是德国研究新疆问题的学者郑国恩(Adrian Zenz)和瑞典学者叶必扬(Björn Jerdén)。对于中方制裁,郑国恩(图)在推特上表示,希望柏林也能够为受到制裁的德国政治家、学者和智库发声,强调法国政府发出了措辞严厉的声明,谴责中方所作所为。目前,法国和荷兰已经召见了驻该国的中国大使。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eystone/M. Trezzini 瑞典学者叶必扬(Björn Jerdén)是瑞典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中心的负责人。瑞典国际问题研究所3月23日对中国制裁其学者叶必扬的做法表示谴责。3月25日,该研究所刊登了欧洲30多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的联署声明,表达在目前“困难时期,将学术研究人员和民间机构拉入当前的紧张情势而深感遗憾”,“将站在我们同事的一边”,对这次被中方制裁的人员和机构进行声援。叶必扬本人在推特上转发了相关消息。他也表示现在研究中国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令人遗憾。
图像来源: Twitter/Björn Jerden
相互解除制裁?中欧说法有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同一天还确认说,“当前形势下,双方都认为,中欧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而在一个星期前,欧洲议会的声明刚刚指出,此次与中方谈判主要涉及北京解除对欧洲议会4名现任议员以及人权委员会的制裁 ,并且强调将继续维持因新疆人权问题而对中国实施的制裁措施。欧洲议会各党团领袖也在声明中强调,北京的行动“并不意味着欧洲议会将忽视欧中关系中持续存在的挑战”,并誓言欧洲议会将“继续坚定捍卫人权”。
截至发稿时为止,欧洲议会暂未向德国之声澄清“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是否意味着欧方也松动对中国的制裁。
(综合报道)
DW 中文有 Instagram !欢迎搜寻 dw.chinese ,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 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