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气候变化让哥伦比亚不堪其苦

2011年2月1日

气候变化造成哥伦比亚出现极端高温和洪水泛滥。而哥伦比亚政府则在国外为其气候保护政策大作宣传。不过,环保组织认为,这样的自吹自擂名不符实。

哥伦比亚发生山体滑坡图像来源: AP

说来颇为尴尬:2010年12月,哥伦比亚新总统曼努埃尔•桑托斯(Manuel Santos)上任伊始,正要前往墨西哥参与联合国坎昆气候峰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谈判。然而,天公不作美,恰恰是气候变化使他无法成行:哥伦比亚出现了四十年未遇的大雨,河水猛涨,泥石流夺走人民的生命。桑托斯不得不留在国内,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气象学家们认为,造成这次灾难的是太平洋赤道地区一次持续时间长、特别剧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而在2010年初,哥伦比亚还经历过一次热浪,导致水荒和火灾。

气温上升:高山沼泽地受到威胁

哥伦比亚的森林物种十分丰富图像来源: CC/Mentat Kibernes

据哥伦比亚政府估计,今后十年内,哥伦比亚有些地方的气温将上升两到四度。尤其受到气候变暖威胁的是该国高山沼泽地敏感的生态系统。“绿色和平”组织拉美协调员古斯塔沃•阿姆普格纳尼(Gustavo Ampugnani)说:“如果温度继续上升,预计75%的沼泽地将会消失。”哥伦比亚境内的安第斯冰川已经由于气温上升而大面积萎缩。

缺水和干旱给哥伦比亚的供水和电力经济造成了影响:全国70%居民的供水来自为数不多的几条河流,85%的电力来自水力。而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据哥伦比亚政府预计,降水量则会上升,到2060年,海平面将升高40厘米。

自我标榜:哥伦比亚堪称环保大国?

哥伦比亚前总统乌里韦把哥伦比亚描绘成环保天堂图像来源: AP

对此,哥伦比亚政府在环保政策上采取了行动,并以此在国外自我标榜。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当时的哥伦比亚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甚至把哥伦比亚称为环保天堂,一个创意高明的国家。譬如,通过森林保护项目,为6600户家庭发放补贴,以免他们为了种植古柯而砍伐森林。据哥伦比亚政府统计,每年有300万亩森林被改建为古柯种植园。而那些受堵车和烟雾而困扰的大城市也在想方设法,制订有效的交通规划:该国首都波哥大扩建了公共汽车交通,每年可减排30万吨二氧化碳;卡利、佩雷拉和麦德林等城市,也制定了新型公共汽车和地铁交通方案。麦德林市还兴建了六条缆车线路,以便居住在山上的市民能更快地到达市区的地铁车站。

然而,哥伦比亚政府最有说服力的环保政策措施,还是乌里韦总统的后任和好友曼努埃尔•桑托斯推广的生态燃料。哥伦比亚采用棕榈油以及甘蔗中的酒精生产生态燃料,成为拉丁美洲继巴西之后最大的生态燃料生产地。该国政府还一再强调,没有因为生态燃料而砍伐原始森林和浪费耕地,并采用一份国内颁发的证书来证明这一点。

麦德林采用缆车改善交通图像来源: DW

名不符实:环保组织提出批评

对此,哥伦比亚的环保人士提出了批评:哥伦比亚对外把自己标榜成模范的绿色国家,在国内却并没有做到名符其实。环保组织“Censat”的塔特娅娜•罗阿(Tatiana Roa)在一项分析中指出:哥伦比亚所言和现实相距甚远。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的哥伦比亚专家希尔马•鲁敏斯基(Hilmar Ruminski)也补充道:“环保话题在公共领域几乎无人提起。”

显然,为了生产生态燃料,哥伦比亚还是砍伐了森林。据一个瑞士和哥伦比亚的联合工作小组报道,哥伦比亚“违反土地合法所有人的意愿,大面积砍伐森林”,种植了“数百万亩的油棕”。环保组织“Censat”也指出,哥伦比亚由于开辟牧场和耕地而砍伐森林。

言行不一

桑托斯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在环境政策上尚乏善可陈图像来源: AP

这些批评还针对更为深层的问题:哥伦比亚尽管口口声声承诺要保护气候,但还是大力发展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哥伦比亚是德国煤电厂继俄国之后的第二大原料供应国。该国北部的塞雷洪(Cerrejón)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而且,全国的煤炭矿藏还在继续发掘,随之进行的是砍伐森林。此外。哥伦比亚还计划在加勒比海和亚马逊河流域等地开采石油。

总之,哥伦比亚的自然资源受到了气候和政策的双重威胁。鲁敏斯基说:“环境政策在桑托斯上台后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也许还需要一些时间,因为他在人权等其他领域也表现出了一些好的做法。至于要发展一个绿色哥伦比亚,目前在政策上还看不出来。”

作者:Torsten Schäfer

责编:当远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