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求职的艺术

亚思明编译2006年8月8日

找工作本身已经成为一份全职工作。形形色色的应聘咨询以及面试培训正在将求职这门夸张的艺术不断地推向一个荒诞的高度。

图像来源: AP

不管你愿意与否,现代化生活进程就是把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日益复杂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如果你需要找一份工作,只需花1.8马克在书店里买一份现成的《简历》表格,然后坐在打字机前,一字一句地打印好你的人生履历。即便你谨小慎微,涂涂改改,到了傍晚,一份油墨飘香、署好名签好字的求职文件也会大功告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它扔进邮筒,尔后静候佳音。

如今,申请职位意味着你要先花上一周的时间挑选合适的信纸——不能太黄也不能太白,报名参加培训班,预约摄影师和幕后高参……种种琐事足以令一个无业游民暂时忘却了自己的赋闲身份。不过,遍洒求职信的并不仅限于失业者,据统计,德国每年有27.5%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在职人员更换工作。这一比率还有不断上涨的趋势。既然当今社会早已打破了终身饭碗的神话,那么,求职本身也正在演变为一项延续终生的事业。

为简历而活

找工作难,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待遇优厚的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门槛愈设愈高,履历越写越长。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的竞争结果便是:本应言简字赅的求职信越来越有被升级为成功传记的趋势。

例如,宝马集团去年总共收到23万份求职申请,比10年前多了10倍。而公开招聘的岗位仅为142个。据人事部负责人尼克尔介绍,一些毕业生为了给简历添彩,不惜在投递申请的几个月前加入“绿色和平”组织,或者成为戏剧协会成员。那么,是不是有些求职者正在为了简历而活?对此,尼克尔的回答是:“不是有些,是很多。”

完美的面试者

Gaetan-Data公司位于柏林Alexanderplatz某办公大厦的第15层楼。这家咨询服务公司专门为应聘者提供各种培训课程,教人如何打毛遂自荐的电话,如何在面试时完美出镜。今年27岁的心理学硕士毕业生艾文琳参加了该公司每周30小时的面试研习班。前不久,她去摄影馆照相,折腾了两个半小时,直到印出来的形象如她所希望的那样——集干练、友好、活力于一身。艾文琳叙述说,她对咨询公司的培训课程感到满意,只是,她还需要训练表情肌,“每说完一句话都要微笑一下儿”。

令艾文琳深思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在接受面试时是否应该讲实话。她一贯坚持诚信原则,直到最近在参加某次面试时被问到自己的缺陷。艾文琳如实告知,结果令人失望。这一次经历给了艾文琳一个教训,那便是:“永远不要向别人暴露自己真实的弱点。”

新兴产业

就业市场有多萧条,求职咨询市场就有多兴旺。所谓久病成良医,一些打拼多年的职场老将如今杀一个回马枪,办起了应聘讲习班,结果柳暗花明,赚得盆满钵满。格哈德·温克勒便是取得意外成功的职业讲习师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所开办的培训班已经涨价数次,每一次上调学费反倒招揽了更多的生意。事实上,没人知道最佳申请信应该是写成什么样的,应聘顾问正好利用这片云山雾海的非透明性,故弄玄虚,频频支招,更加加重了求职技巧的憧憧雾影。

与应聘讲座同时客满的还有肖像摄影。45分钟的摄影时间平均市价为80欧元。加印照片还须附加费用。即便如此,影楼服务生每每微笑着对做好头发化好妆,但没有事先预约的贸然造访者说抱歉。

柏林某影楼女老板告诉记者,近两三年以来,影楼生意火爆,这可是新经济时代也从未有过的盛况。令她颇为惊讶的是,尽管她一再承诺顾客,“现在是数码摄像时代,我们可以事后去掉您脸上的每一个痘痘。”为数不少的客人依然为求保险,愿为专业摄影化妆师额外支付60欧元。

要实力不要演技

然而,企业寻求的毕竟是实力超群的职员,而非演技一流的演员。大众集团就业发展中心主任沙宾娜·朔恩伯格表示,“很多应征者在接受面试时完全把注意力投入这一小时戏份之中,掩盖了他原本的真实面目。”形势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各大公司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长年以来,他们一直都在招聘程序中力求完美,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宝马人事部负责人尼克尔抱怨说,求职者的应聘模式大同小异,仿佛同一条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最糟糕不过的是,他们的申请信简直就是照葫芦画瓢。” 尼克尔称,这样的货色在他的办公室里已经摞有1米多高,里面的内容他耳熟能详。

求职如求爱

曾被《法兰克福汇报》誉为“求职教皇”的畅销书作者黑森自八十年代初就同他的伙伴一道投入到为应聘者出谋划策的行列当中。他将职场求职比作情场求爱,而参加面试就好比同心上人共赴烛光晚餐。“你要穿着体面,注意仪表,而且不要谈论同前女友的关系。”

黑森建议,寻求工作就像寻找伴侣一样,关键的时候要凭直觉行事,眉目传情非常重要。就像同中意的女孩共同享受第一次咖啡时光,让理论大师们提出的“四只耳朵” 言语交际模式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