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nesische NGOs aktiv im Einsatz im Erdbebengebiet

2008年6月12日

汶川地震后,不仅中国政府作出了迅速反应,中国民间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在一场前所未有的民间协助赈灾的运动中得到加强。

灾难中的中国人表现出爱心和高素质图像来源: AP

"这次的新驼峰行动让我们几个组织者非常地吃惊,因为我们没有想到民间的力量有这么强大,民间的动员力量和资源有这么丰富。"

37岁的李延贺是上海慈善基金会承办的"至爱"杂志社的社长,也是新驼峰行动小组的物流部负责人。5.12地震仅仅两天之后,这个由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至爱杂志等公益性组织联合发起的上海民间赈灾行动小组便投入了向四川灾区输送救灾物资的工作中。

"我们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反应,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今年年初的雪灾中,我们几家机构的参与人就觉得,我们上海的民间机构在雪灾中的参与力度非常弱,反应非常慢,我们只是关注,感到非常着急,却没有行动。因此雪灾后,我们几家机构的负责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工作坊的机制,正好在工作坊计划开展第三期的时候,这个不幸的事件就发生了。"

巨大的人员伤亡将整个中国笼罩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受灾面积之大,人数之多,所需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庞大,使中国政府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民间,每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及时有效地为灾区提供救援。救灾是人心所向,而新驼峰行动这样行动透明的赈灾机构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付出爱心,释放焦虑的出口和的民间渠道。

"我们遇到很多年轻人,上海的白领,他们觉得与其把钱捐给红十字会或者慈善基金会,更有效的方式是,他们自己买灾区所需要的物品,然后通过跟我们合作的方式把物品送到他们指定的地方。所以在活动最后,我们对捐赠人的承诺是,我们将把您捐赠的物品送到您指定的接收人手里,只有您指定的人是政府认可的有合法的资质的机构就行。"

帐篷,手电,口罩,药品,婴儿奶粉,尿不湿...新驼峰行动通过与灾区政府以及当地红十字会的密切合作,及时了解灾区所需物资,并且先后联系到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以及一家长途货运公司担任物资运输的任务。

"我们不是一个经过注册的机构,所以没有募集物资的资格。所以我们确定好,第一我们不收现金,如果有民间的力量和个人需要捐赠现金,我们就给他一个指导意见,即按照灾区所需的物资清单和我们提供的供应商清单来买物资,我们来做将物资运动灾区的过程。"

通过博客和网上呼吁,新驼峰行动发动了大量的民间力量。它的身后是无数松散的民间社团,个人以及网上小组,比如车友会,户外运动俱乐部,06妈妈团体,"萤火虫"等等。一个召集15名志愿者来搬运货物的网上倡议便招来40多名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十几天里,数十上百吨各种物资通过新驼峰行动运往绵阳等灾区。

不过,和许多地震后迅速成立的民间赈灾机构一样,新驼峰行动也没有向官方正式登记注册,因为注册需要太多的程序和审批,耽误太长的时间。它只是得到了官方的默许。

"首先,我们是跟上海民政局写了一封信,说我们几家机构要做这样一个事情,希望得到上海民政局的支持。在这点上,我们得到了民政局的默许。"

官方默许也许正是新驼峰行动迄今能够继续运转的关键。与之相反,没有向政府通报的由100多家非政府组织发起的NGO四川联合救灾办公室和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则在运作10余天后被迫关闭。

除了与官方沟通,新驼峰行动还和红十字会旗下的李连杰壹基金合作,因而能够借助官方组织的资源展开赈灾运输行动。正是与政府协调配合的姿态,使该行动得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迸发出活力,成为官方与民间有效合作的例子。不过,北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放开民间机构的活动空间呢?在紧急运送救灾物资告一段落后,新驼峰行动的组织者希望继续以民间团体的身份参加灾区重建:

"我们现在希望的模式是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当地需要我们帮助的村庄,这个村庄可能是政府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或者他们相信我们的能力,愿意交给我们来做。在这个村庄里,从基础设施,社区到灾民安置,产业发展我们都会引入更多民间资源。但是这样的想法能否变成现实,如何变成现实?目前我还很难确定该怎么做。"

有阳光,就能灿烂。四川地震灾区的赈灾和重建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一项没有全民的支持,没有强烈的公民参与意识无法完成的巨大工程,一项最需要细致入微的帮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爱的工程。人民不仅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个的个体。

在一个日益壮大的公民社会中,中国开放草根组织的空间已是大势所趋。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