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视点:一项全球义务
2015年9月1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难民危机不仅是欧洲的问题。叙利亚危机、推翻卡扎菲或者埃及大规模抗议牵动着所有大国的神经-既包括俄罗斯人,也包括美国人和中国人。各方都有各自的立场。但令人惊讶的是,北京官方现在却基本保持沉默。北京对世界政局发表看法,但却不对难民问题本身表态。北京对美国指指点点,称是美国的政策失败才诱发叙利亚危机,因此美国人应该首先提供帮助,并且提供最多帮助。不过,北京这样的态度却帮不了欧洲人什么忙。
与此同时,中国网络也在讨论难民话题。但人们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许多人当然对寻求避难者表示支持。他们要求:中国政府两周前才在大阅兵上誓言捍卫人类的和平与安全,现在应该兑现承诺。另一些人则非常担心一旦中国现在帮助欧洲,今后也会面临难民潮。他们反对收留难民,因为除此之外,"只要有机会去西欧、北欧,难民们是不会愿意来中国的"。
微薄的对叙援助
除了路途遥远外,还有另外的原因。中国本身不是移民国家。在中国工作了一辈子的外国人,退休后必须离开中国。像美国那样的发放绿卡的情况也非常少。因此,中国人只能从网上了解移民社会的问题。不过,中国本身也存在巨大的流动人口问题。中国虽然在1982年签署了1951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日内瓦公约》以及1967年的《议定书》,但政府却并不视之为己任。在对叙利亚的人道主义援助问题上,中国只排世界第32位。2012年以来,中国向叙利亚提供了1400万美元援助资金,仅相当于全球对叙财政援助的0.1%。
在帮助难民的问题上,中国其实有过积极的历史。二战时期,3万名欧洲各地犹太人到上海逃生,并获得避难。中国愿意帮助受日本侵略者的同盟迫害的人。比如当时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就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向犹太人发放了上海签证,让他们能够出境。因其义举,2001年,以色列授予他"国际正义人士"称号。上个世纪70年代越战期间,中国收留了约26.5万来自被西方占领的南越的人,并同意其永久避难。
北京现在可以做得更多
1979年,6万阿富汗人在苏军侵略期间逃到中国。当时正是俄罗斯和中国处交恶时期。80年代,北京向来自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约2000人提供了帮助。中国南部目前有6万名中国裔缅甸难民被容忍居留。但中方并未计划让其长期居留。北京想尽可能保持中立:与中国裔反叛武装-缅甸东北部果敢族的冲突是缅甸的内部事务。中国不愿加以干涉。中国称和缅甸保持友好关系,尊重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大部分中国人反对在目前的危机中提供经济援助。他们认为,中国的农村地区自己还很落后,中国应该更多将注意力放到这些地区。但两者并非互相排斥。在这个议题上表现出更多灵活性将对北京有益。仅从"软外交"的角度,如果至少能做到与美国收容的难民等量,中国就会脸上有光。美国现在接受的难民人数为5000人。
作者Frank Sieren20年来在中国生活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