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泽林视点:承诺就是承诺

Frank Sieren2016年5月19日

欧盟必须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布鲁塞尔方面却设法抗拒,担心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潮水般涌入。本台专栏作者Frank Sieren认为,解决办法只能是妥协。

China Symbolbild Einbruch Wirtschaft Export Börse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ang Chun

(德国之声中文网)做出承诺就不能反悔,尤其是在已签署协议,并通过欧盟法规确定下来的情况下。难道可以称其子虚乌有吗?但这样的事却在布鲁塞尔发生了。上周,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决议--不过,该决议对欧盟委员会并无约束力。

这里涉及到是否从12月11日起,也就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后承认其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

采取保护性措施更为艰难

对中国全球博弈者的形象而言,这只是小小的一步,而对中国产品出口欧洲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原因在于欧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程序门槛将显著提高,而保护性关税则将明显降低。欧盟在世贸组织中启动了73项反倾销程序,56项针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其目的并不是要欺负中国,而更多是为了保住欧洲的工业及工作岗位。

尽管中国加入世贸之时,北京和布鲁塞尔方面已经谈妥,但欧盟现在却有顾虑。当时,中国被归入过渡时期"非市场经济"。这也是合理的。在一个市场由政府控制的国家,独立、自由定价无从谈起。而欧洲的自由市场必须受到保护。但入世协议的第15条却保证中国在15年后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针对其低廉价格的保护性措施也必须削减。欧盟当时确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也会改变。当然,对于中国经济现在是否已成熟到可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程度可以讨论,但从司法的角度来说,该国却可以自动获得这一地位。欧盟委员会的司法部门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Frank Sieren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不团结的欧洲

欧洲人自己也看法不一。支持欧洲议会决议的早就不是所有欧盟国家。一些国家认为,削减现有的贸易壁垒有好处,工业界可以从廉价产品中获益,中国市场可以更好地带动欧盟经济。怀疑者则以华盛顿经济政策学院的一项报告作为依据。按照该报告,如果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会导致欧洲170万到35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

尽管对上述数字要谨慎--因为这完全是在现有贸易数据基础上估算的--但这些数字也有真实的一面。这一点看看欧洲的钢铁工业就知道。去年以来,欧洲钢铁工业深受中国廉价钢材的冲击。由于钢材过剩高达数十亿吨,中国的钢铁制品被甩卖到国外。欧洲企业不能与之抗衡,纷纷面临破产。不过,世界经济持续降温其实也让全球钢铁企业难以为继。现在只让中国当替罪羊是不公平的,不能解决该行业的结构性问题。但另一方面,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更支持北威州的钢铁企业,而不是布鲁塞尔的承诺或者中国,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表示,不能为了和中国的友好关系而牺牲德国钢铁工业的利益。考虑到明年北威州的选举,这样的表态就更容易理解。加布里尔希望社民党能够继续执掌北威州。

中国可能采取的措施

抵制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高额保护关税直到今天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对欧盟来说,现在的问题是降低关税还是惹火中国哪个更好。中国可以用限制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回击,或者中断与欧盟的投资谈判。肯定的是,中国不会接受欧盟说不。如果有必要,北京还会去找世贸仲裁法庭。

布鲁塞尔自然是想避免这样的极端措施。中国迟早会获得或者被赋予它所向往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必须找到妥协的办法。可以想象的是,在地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维持一些保护性关税的现状,某些行业,比如钢铁或者纺织业不受地位变化影响,就像澳大利亚那样。

最后决定尚未做出。欧洲议会的决议毕竟不是法律,而只是反映出当前的气氛,为欧盟委员会决策提供参考。欧委会将于今年秋天决定是否兑现承诺。在7月中北京举行的德中政府间磋商会议上,双方将尝试可否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基础上就钢铁行业的问题达成妥协。德国总理默克尔必须在欧盟之前表明立场。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Frank Sieren)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