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港区国安法引寒蝉效应 国际学者联署撑学术自由

子隽
2020年10月14日

港区国安法实施数月,先后有示威者、学生领袖及传媒高层因涉嫌违反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名被捕。法例赋予中国及香港域外管辖权适用全球,引发国际学术界的忧虑。逾百名国际学者近日发表联署声明,批评港区国安法威胁下已造成寒蝉效应,呼吁国际社会联合起来捍卫学术自主及言论自由。

Hongkong Demonstration gegen verschobene Wahlen
港版国安法7月初开始实施图像来源: imago images/ZUMA Wire/M. Jam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声明有逾百名学者联署,来自十六个国家的七十一所学术机构,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当中有不少学者都是中国问题的研究专家。声明指出,港区国安法的实施是中国当局对学术自由构成直接冲击,大学理应是个激烈辩论的地方,为教员及学生提供安全空间去讨论争议性话题,毋须恐惧或偏私。而根据国安法第三十八条,不具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在香港以外地方违法亦都适用。联署的学者批评,有关条文损害学术自主及言论自由,制造寒蝉效应,促使学界对中国当局的批评进行自我审查。

大学教中国政治 先讲解国安法条文

联署发起人之一的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傅洛达(Andreas Fulda),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形容,港区国安法的实施“改变了学术界的游戏规则”,令全球的学者重新检视如何对中国相关议题进行研究及设计课程,而修读政治学的学生也对可能触及“红线”感到担忧。傅洛达表示,本学年任教其中一科为“中国的政治与公共政策”,开课前已预先录制一段教学影片,讲解港区国安法的条文细节。学生及后向他查询,应否继续修读有关学科,或者有否需要自我审查。“令他们困惑的是为何一条中国国内的法律,可以控制他们有甚么可以讨论,有甚么不可以。这条法例令人畏惧之处,就是改变大家的行为,甚至自我审查。”

目前,英国部分大学因应国安法采取保障学生的措施,其中牛津大学容许修读中国研究的学生,用匿名方式提交作业,小组教学改为一对一模式。不过,傅洛达认为这些权宜之计都未能治本。其一是将小组教学改为一对一,把来自中港台的学生隔离,不单是自我审查,亦间接地认可国安法。他又指出,牛津和剑桥资源充足的大学,学生人数较少,才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但他教授的学科,学生多达一百三十人,一对一教学并不可行。而即使学生匿名提交作业,但网上系统内仍可识别学生资料,因此绝非百分百能够将学生身份保密。

学者建议海外收生多元化 非依赖中国市场

傅洛达认为,今时今日英国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受到外部势力牵制,主因是大学是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吸纳大批中国学生作为财政收入来源。据英国官方数字显示,去年全英各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多达十二万人,较五年前增三成四。他认为,学者、大学管理层、国会议员及各地政府官员都有责任,联手维护学术自主及言论自由。他建议,收取海外学生应更多元化,并要下调学费及引入更多公共资助,改变大学市场化风气。

参与签署声明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教授表示,有关中国及香港议题的教学,一直以来鼓励学生有批判性思考或提出中国政府不同意的问题,在国安法的域外管辖权下都可能被视为违法,大学已采取适当措施,在课堂讨论中保护学生身份。他又认为,有关法例干预大学的运作及侵犯学术自由,学界有必要继续维护学术自主及诚信,任何学生都须遵从有关標准。

反送中的年轻人:是走,还是留?

04:5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英学者成立工作小组捍卫学术自由

另外,多间英国著名大学的教授近日成立“学术自由及国际化工作小组”,要求大学管理层作决策时提高透明度及问责制,抵抗来自外部势力,特别是专制政权对学术自由的干预。

小组成员之一,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法学教授艾华(Eva Pils)表示,来自威权主义政权干预学术自主的情况转趋严重。“我们发现一些来自专制国家的访问学人、研究员,他们不可能完全自由地进行研究,因为他们需要向自己国家汇报,否则可能返国后会有后果,这些情况的确对英国的学术自由有影响。”她又提到,港区国安法的出现加深英国学术界的忧虑,特别是从事中国及香港议题研究、或与香港学界有联系或合作的学者。“条例适用于任何地方犯罪的人,而且涵盖范畴很广泛,可能写篇文章、评论中国及香港情况都有机会触犯法例,所以令人担忧,可以说是已造成寒蝉效应。”艾华表示,目前未有因为国安法而改变教学模式,或在课堂上避谈中国或香港的事宜,反而担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影响,因此在拒绝自我审查和保障学生安全之间,令她有感增添教学困难。

工作小组提出一套標准的行为守则呼吁英国各大学采纳,增加管理层的决策透明度和问责制。艾华举例指,大学与外国政府或学府商讨合作时,应谘询有关范畴的专家意见,并让学者有更大话语权参与审批。若接受外国资助进行学术研究时,应定立保障措拖,避免受到外国干预而自我审查。她认为订立健全的机制,才有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情况下,仍能捍卫学术自由。

没有归期的香港抗争路

09:1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