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中东特使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週日(8月17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晤时,接受了由美国提供乌克兰安全保证的想法:“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俄方赞成这件事……大大改变局势。”
维特科夫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俄罗斯接受由美国提供类似于北约“第五条款”的安全保证,且会纳入最终的俄乌和平协议之中。“第五条款”指的是《华盛顿公约》第五条款,也就是北约集体防御原则:攻击北约其中一个成员,会被视为攻击所有北约成员,其他成员国可出手协助防卫。
俄罗斯长期以来反对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但若乌克兰能获得美国和其他北约盟国的安全保证,就可能代替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选项。
维特科夫告诉福斯新闻(Fox News),俄方还承诺在接下来推出的和平方案内,在法律上明文保证不会再入侵乌克兰和其他欧洲国家,或者进一步企图夺取更多乌克兰领土。
上週五(15日)在阿拉斯加的美俄领袖峰会上,普京曾表示:“特朗普总统说必须以一切手段保障乌克兰安全,我也同意,我们当然准备好就此展开行动。”然而,俄方并未提及维特科夫口中的安全保证与不入侵的承诺,且两位领袖都未接受记者提问,外界对双方讨论细节所知不多。
美俄阿拉斯加峰会,3小时谈了什么?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盡管如此,特朗普17日在社群媒体上仍以全大写字母强调:“俄国那边有了重大进展。保持关注!”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也告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CNN、福斯等媒体,美俄领袖在阿拉斯加谈到划定边界,以及支持乌克兰的军事联盟、安全保证等议题,接下来重要的是跟进峰会进展,并促成美俄乌三方领袖峰会。
路透社消息另指,美俄还讨论到俄国可能放弃已占领的部分乌克兰土地,换取乌方让出乌克兰东部、有驻军的领土,并冻结其他地区的前线。乌克兰此前已表示不会放弃东部的顿巴斯地区(Donbas),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7日也说应以目前的战场前线位置为和谈基础,并再一次强调,依乌克兰宪法规定,不可能放弃或交易领土。
卢比奥说:“如果让一方想要什么就通通得到,就不是和平协议了,那叫投降,而我认为这场战争不是以投降为基础,就能很快结束的。”他也表示,若仍无法达到停战协议,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还是会继续,而且可能加码。
俄罗斯官员则主张俄方也需要安全保证。俄国驻维也纳的国际组织特使乌里扬诺夫(Mikhail Ulyanov)称,俄国同意和平协议内纳入对乌克兰的安全保证,但俄国同样有权获得安全保证承诺。
特朗普特使维特科夫今年3月和8月都曾出访俄罗斯,8月15日的阿拉斯加峰会亦有参与。图像来源: Gavriil Grigorov/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欧洲怎么回应美国说法?
週一(18日),泽连斯基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多国领袖赴白宫会晤特朗普,外界预料安全保证会是重要议程。此前,英国、法国等国领袖曾主导成立“志愿者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希望能派驻维和部队到乌克兰,确保停战之后的乌克兰与欧洲和平。
17日,泽连斯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会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他感谢美国表态提供乌克兰安全保证,称之为“历史性”的承诺,但强调有必要与欧洲盟国共同研拟、厘清安全保证具体怎么运作与落实,并涵盖海陆空范圍。
冯德莱恩也乐见美国有意提供安全保证给乌克兰,并表示包含欧盟在内的“志愿者联盟”准备好尽一己之力。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则说,18日白宫会晤时,欧洲领袖会寻求美国支持其计划,包含协助加强训练乌克兰军队、在战场的后方部署联军等。
马克龙表示,安全保证的实质内容比它怎么被称呼更为重要。他希望确认美方愿意投入、贡献到什么程度:“我们会告诉美方,好,现在我们准备好做这些那些,那你们准备好做什么?那才是安全保证。”
过去十年,围绕乌克兰冲突曾有过许多外交努力,德国之声梳理有哪些关键节点。从明斯克协议,到美国两任总统,多个国家曾出面调停。
图像来源: Alexei Druzhinin/TASS/dpa/picture alliance本周五,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美军基地会晤。特朗普称这是试探性接触,乌克兰和欧盟则警告必须维护其根本安全利益。过去十年来,和平努力曾屡告失败。
图像来源: Mark Schiefelbein/Mihail Metzel/AP Photo/dpa/picture alliance2015年2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克里姆林宫会晤,就终结乌克兰东部战事磋商。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2014年4月起,乌克兰军队与俄罗斯支持下的分裂分子在顿巴斯战斗。
图像来源: Sergei Ilnitsky/dpa/picture alliance新明斯克协议(或称明斯克协议II)签署。2015年2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普京、默克尔、奥朗德以及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白俄罗斯首都合影。新明斯克协议旨在缓和乌克兰东部战事。明斯克协议I约定的停火仅维持很短时间。
图像来源: Alexei Druzhinin/TASS/dpa/picture alliance明斯克协议未能终结冲突。另一项外交努力同时进行:自2014年7月,德国、法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就所谓“诺曼底模式”谈判。这是在诺曼底登陆70周年之际发起的。2019年12月在爱丽舍宫的会晤中,新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与会。
图像来源: Eliot Blondet/ABACA/picture alliance美国、北约、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继续展开紧锣密鼓的谈判回合。2021年6月16日,拜登自上任后首次当面会晤普京。拜登强调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与主权。普京则否认对乌克兰东部紧张局势负有任何责任。
图像来源: Patrick Semansky/AP Photo/picture alliance鉴于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拜登与普京于2021年12月7日举行视频会议。拜登警告莫斯科如果入侵乌克兰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后果”。不过,拜登同时强调美国不会派出军队。
图像来源: Mikhail Metzel/Sputnik/AP Photo/picture alliance德国尝试缓解局势。2022年2月15日,德国总理肖尔茨前往克里姆林宫会晤普京。仅五天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势。普京在电视讲话中仅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这次会晤是战前最后一次直接外交接触。
图像来源: Mikhail Klimentyev/Sputnik/dpa/picture alliance2022年3月,在土耳其斡旋下,乌克兰与俄罗斯代表团多次在伊斯坦布尔直接和谈。尽管未能达成停火,但土耳其促成一项粮食协议的签署,保障乌克兰通过黑海的出口。之后双方交换战俘。
图像来源: Ozan Kose/AFP2023年7月,北约在维尔纽斯举行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北约秘书长斯托滕贝格问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次会晤旨在强调北约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
图像来源: Kay Nietfeld/picture alliance/dpa2025年1月特朗普再任美国总统。为确保其支持,泽连斯基访问华盛顿。然而,2025年2月28日在白宫的会晤却发生争执,并且是在镜头前。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不感激。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疑问。
图像来源: Saul Loeb/AFP/Getty Images2024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她强调欧盟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
图像来源: Efrem Lukatsky/AP Photo/picture alliance2023年8月,4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吉达举行会晤。俄罗斯未受邀请。2025年3月,沙特王储萨尔曼会晤泽连斯基,讨论沙特的调停角色以及人道、经济合作。
图像来源: SPA/Xinhua/picture alliance2025年4月26日,教宗方济各葬礼之际,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会晤。二人事后表示,15分钟的单独对话“很有成效”。
图像来源: Ukrainian Presidential Press Service/Handout via REUTERS 2025年5月9日,一辆特别专列驶向基辅,专列上是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刚就任三天的德国总理默茨。波兰总理图斯克也前往乌克兰。其共同声明中表示,此次访问是“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野蛮非法的全面侵略的明确信号”。
图像来源: Stefan Rousseau/REUTERS2025年6月,加拿大G7峰会,特朗普提前离开,西方盟友未能彰显出团结一致。会后也没有共同声明。泽连斯基未能按计划与特朗普会晤。
图像来源: Michael Kappeler/dts Nachrichtenagentur/IMAGO2024年11月,特朗普任命房地产大亨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为总统特使。维特科夫多次前往莫斯科会晤普京,最近的一次是2025年8月6日。维特科夫被视为特朗普多年的亲信,但他的任命也引发质疑。
图像来源: Gavriil Grigorov/AP Photo/picture alliance周四,默茨在柏林与泽连斯基会晤。目标是,发出明确信号,反对以乌克兰领土做交易。泽连斯基警告普京不可信。默茨强调,领土问题不能绕过乌克兰决定。
图像来源: Guido Bergmann/BPA/REUTERS 中国参与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据美国网媒Axios引述的消息人士说法,阿拉斯加峰会上,普京提到可能由中国来提供安全保证,这可能表示普京反对由北约盟国来组织安全保证的部队。
对于俄乌战争,中国一贯主张采取中立态度,否认以任何形式介入冲突。不过,自战争爆发以来,中国从未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并继续采购俄国能源,与俄国的贸易额更创下新高。
此外,欧洲和乌克兰质疑中国提供无人机等军民两用产品给俄国,且有许多中国人替俄罗斯作战。对此,中方称从未向冲突当事方提供致命武器,对所有军民两用产品均实施严格审查,而且始终要求中国公民尽量远离武装冲突区域。
特朗普与普京的阿拉斯加峰会后,专家认为中国政府也在密切关注局势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告诉DW,北京会观察特朗普跟普京的互动,俄方也可能给中方一些资讯汇报,有助于中国更知道未来如何跟特朗普谈判。此外,特朗普在谈判前后的立场变化和态度不一致,可能也会让中国跟特朗普打交道更加谨慎。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非常驻研究员宋文笛也向DW表示:“中国一直以来都不太善于推出具有一致性、能说服人的价值论述,但是他们很擅长做生意、谈交易。特朗普政府看起来展现出以利益为优先、暂时搁置政治价值的作风,对中国来说,正合己意。”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