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白色煤炭”– 清洁的水力在瑞典倍受欢迎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5月23日

人们已经认识到,像煤炭、石油这样的传统能源,按照我们今天的消耗速度,终有一天会枯竭。因此,近年来,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领域最重要的课题。其实,在一些国家,例如瑞士,水力发电早已成为主要电力来源之一。

水力资源丰富的瑞典

瑞典的水力资源丰富。从20世纪初开始,瑞典就对这种可再生能源,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利用了。瑞典人以他们的水力为自豪,把它称作是“白色煤炭”。在离首都斯得哥尔摩以北大约150公里、充满田园风光的埃夫卡勒比,差不多90年前投入运行的瑞典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今天依然在利用达尔河积蓄的水量,可靠、廉价地生产电力,没有任何排放的问题。

瑞典对主要处于北部地区的十条大河的水力资源利用,每年可以带来大约660亿千瓦小时的收获。这个量,可以满足瑞典本国用电需求的一半。另一半的电力,来自12座核电站。欧洲只有挪威和奥地利这两个国家的水力发电量比例,比瑞典更高。挪威高达90%多,奥地利为70%左右。奥地利的山区多,有利于水力发电。德国仅有5%左右的电力,来自水力。

除了充足的水源以外,水位落差,是利用水力资源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埃夫卡勒比的水位落差为22米。紧挨水库的,还有一个研发中心。100多名科研人员,受瑞典“北方瀑布电力公司”的委托,在那里进一步开发水力发电技术。

其实,一百年来,水力发电技术的核心部分,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埃夫卡勒比的这座发电站,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新建了一台发电设备,但是其发电效率,和那5台50年前就建造的老设备相比,只提高了7%。北方瀑布电力公司水力发电研发部负责人达贝克介绍说:“我们的这台新设备,真的已经容纳了当代最先进的技术,但还只是改进了区区的7%。”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工程师前辈的敬意。

目前,全世界几乎有20%的电力,来自水力。这种能源形式,不仅没有有害物质的排放问题,可以不断地自我再生。而且,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比如风力和太阳能相比,水力还拥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那就是它的能量,可以储存在水库里,人们可以随意按需抽用。

只不过,这种随意,也是有限的。假如北欧地区遇到降雪量不多的年份,就像新世纪开始时,持续一个、甚至于几个冬季没有下雪,或者下雪量很少的时候,到了来年春天,就没有足够的雪水溶化,水库就会干枯,就会严重影响到消费者。挪威和瑞典北部的电价,每逢这种情况,就会急剧上升。

绿色和平环保组织认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微型水力发电设备,也就是发电能力在5千瓦以下的设备开发水力资源的潜力还很大。绿色和平组织的能源专家特斯克介绍说:“5千瓦以下的微型设备,几个男子就可以抬得动,挂到河里就可以发电。”他认为,对偏僻的乡村来说,这种设备,再加上太阳能发电装置,是非常理想的能源供应形式。一些国家,比如说印度和菲律宾,就在进行这方面的大型计划。

就德国而言,绿色和平组织也支持水力发电,前提是只利用现有的堤坝建筑,而且电站规模,不应过大。特斯克介绍说:“德国还有不少现成的水库,可以用来发电。”在德国增长机会更大的可再生能源,是风力和生物量,中期内还有太阳能和地热。

瑞典的达尔河,流过埃夫卡勒比水力发电站以后,再流8公里,流进入波罗的海了。每到春天,钓鱼者纷纷来到这里,希望肥美的马哈鱼上钩。瑞典政府对水力发电营运公司,做出了非常严格详细的规定,要求他们必须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利用水力资源,有时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整治河流的自然走向,这是水力发电的环境弱点。

虽然,北欧的水力发电站规模,和中国或印度等其它一些国家那些规模庞大、堵截起来整个一带土地被淹没、上百万老百姓失去家园的水库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但就是在北欧,越来越大的能源需求,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愿望,也在时时发生冲突。1998年,瑞典政府颁布法律,禁止在一定的河流,或一定的河流段落,进行整治。原则上来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瑞典的水力发电事业,就被认为是“建设完毕”了。

(施彦)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