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身价的金枪鱼夫
2012年5月4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想和澳大利亚的金枪鱼巨头见面可得早起。斯泰尔(Hagen Stehr)正乘着自己的一艘渔船"皇帝鱼号",甲板上堆叠了十多个摆满冷冻鲱鱼的托盘。距离海岸还有6海里,斯泰尔带着数个巨大的笼子返航,每笼都装满近3000条饥饿的金枪鱼。这些笼子都是斯泰尔的聚宝库∶"早餐时间到了,现在是今天的第一次喂食。"
澳大利亚南部的蓝鳍金枪鱼数量在过去十年间大幅减少。但危机也总会带来转机。1990年代初,严格的捕鱼限额促使斯泰尔由渔夫转职为养殖者。他不再追逐为数甚少的成鱼,改为捕捞鱼苗,并在他的金枪鱼养殖场中喂养。他在捕鱼限额中找到一条聪明的出路。
金枪鱼带来数十亿商机
但水产业是昂贵的投资,因为金枪鱼的食量如同一个无底洞。一只金枪鱼每成长1公斤约需要25公斤的鱼饲料。每日必须以30至40吨的鲱鱼和沙丁鱼作为饲料喂食金枪鱼。对斯泰尔而言,这如同一个巨大的赌注:"这就好像每天把3至4万美元丢进海里。然后你只能对天祈祷,希望最后能得到回报。"经过6个月的养殖,大部分的金枪鱼会被冷冻运往日本作成寿司。
蓝鳍金枪鱼是饕客最喜欢的鱼种,也是可食用鱼类中生存最受威胁的一种。全球的金枪鱼供应商最大的客户是日本,绝大多数的金枪鱼最后会被运送至日本的市场。在东京的鱼市中,金枪鱼售价屡次创下纪录。一只完美的200公斤成鱼要价超过10万欧元。
小水手变身金枪鱼大户
全球对金枪鱼的需求以及斯泰尔精准的眼光让他在十年间一跃成为百万富翁。斯泰尔出生于德国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12岁时便离家前往埃尔斯费莱特的水手学校就读,实现了成为海员的梦想。他曾在德国帆船帕米尔号上刻苦工作,随后参加法国外籍兵团,在18岁时到达澳大利亚南部的林肯港。
经过多年奋斗,斯泰尔由一名金枪鱼渔夫晋升为澳大利亚最富有的200人之一。当年他花费15元购买的捕鱼牌照如今价值百万。在斯泰尔与多名竞争对手的努力下,林肯港已经成为南澳的著名渔港。今日这个小城市是最多百万富翁聚集的地方。
金枪鱼育种∶革命性计划
斯泰尔其实已可以退休,但他不愿依靠财产养老。他目前在距离林肯港约200公里的阿诺湾进行一项高度机密的项目。斯泰尔希望不光是喂养金枪鱼获利,而是将捕获的金枪鱼圈在陆地上的水池中进行繁殖--这是目前几乎难以达到的目标。
斯泰尔位于阿诺湾的净海公司(Clean Seas)就如同一个机密单位。他延揽了来自丹麦、日本和美国的学者,目前已为研究投资3500万美元。生物学家戴希曼(Morton Deichmann)表示:"金枪鱼比其它鱼类更加敏感。一旦感觉到压力,他们便停止进食然后死去。要将金枪鱼圈在陆地的水池中繁殖,而且不对弄伤他们,这是十分困难的。刚开始时我们必须摸索学习该怎么做。"
金枪鱼的模拟冒险
最大的问题是:蓝鳍金枪鱼是野生的鱼种。他们只在一定的水域洄游时才会产卵。在自然环境中蓝鳍金枪鱼会洄游数百公里,由南澳海岸游经西海岸,直至巴布亚新几内亚后折返。金枪鱼需要近5个月完成这段旅程。
斯泰尔想出了一个简单但是卓越的方法∶让鱼群误以为正在洄游,其实整段旅程只在鱼的脑内进行。在一个40米长的水槽中不断变化水流、盐浓度和水温。最大的秘诀是以电脑操控光线变化,从而模拟出月相和星象。斯泰尔说:"我们为金枪鱼制造出最适合的环境,促使他们交配繁殖。"
漫长的金枪鱼繁殖之路
这项试验自2006年10月便开始进行。由直升机运送每只超过200公斤的金枪鱼至陆地上的研究槽。母鱼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成长。2009年3月12日,这项计划终于出现突破∶金枪鱼在水池中第一次产卵。斯泰尔称,那是历史性的一刻,如今回想起那一幕他仍热泪盈眶。但成功育种后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斯泰尔将在年底尝试将10公分长的小金枪鱼放入海中的饲养笼里。预计在2015年这些金枪鱼就可以被运往市场贩卖。
如果一切顺利进行,这个计划将带来百万商机。但斯泰尔追求的更多∶"全球的金枪鱼面临生存危机。如果我们未来仍想继续食用鱼类,那我们现在找到的是一条正确道路。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其他选择!"斯泰尔和他的渔船也曾经过度捕捞金枪鱼。他估计,这个创新的成果将能确保金枪鱼继续存活。
作者:Norbert Lübbers 编译:张筠青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