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石油-伊拉克战争的决定因素

2002年10月26日

联合国桌子周围几周来争执不下。美国坚决要打,俄法坚决不让。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出于对石油的争夺。是这样吗?

莫斯科Lukoil集团总部图像来源: AP

流亡英国的阿里.本.侯赛因在路透社的采访中大谈石油,他认为,一旦萨达姆被赶下台,围绕着伊拉克石油就要重新洗牌。美国的石油公司将重新获得他们在伊拉克被封存的权利,言下之意,俄国和法国的石油公司将要出局。

阿里.本.侯赛因是最后一个伊拉克国王的堂弟,伊拉克反对党伊拉克国民大会(INC)的发言人。

美俄法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

伊拉克在世界石油王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石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第二位。

美国石油巨头们在伊拉克的石油开发权从海湾战争后就被封了。与此相反,俄国石油公司路克石油(Lukoil)和法国石油公司托塔尔芬纳艾尔夫(TotalFinaElf)却在海湾战争之后跟伊拉克签署了开采石油的合同或草签合同。

阿里.本.侯赛因对此表示了愤怒,他说,在萨达姆被赶下台后,应该推翻这些合同,把这些欧洲人从伊拉克赶出去。这个威胁看上去很有份量,因为伊拉克国民大会已被华盛顿定为下一任的伊拉克执政党。

不光是伊拉克国民大会持这样的观点,世界上的专家们也担心:在美英对伊拉克的战争结束后,会发生围绕石油的冷战:美国的石油公司艾克森和切夫容德克萨克对欧洲的石油公司。

甚至一些以严肃著称的通讯社也估计,战后,美国会把军事成果直接变成石油经济成果,以不应该跟萨达姆政权合作为名把那些欧洲石油集团赶出去。

法国与俄国石油王们的“倒行逆施”

海湾战争以后,美国把伊拉克视为禁区。但俄国人和法国人不管那一套。法国托塔尔芬纳集团的总裁德斯玛热斯特不管美国人的反对,执着地追求着伊拉克石油。

他的野心很大:他的集团是同业中的老四,为了挤进艾克森、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霸占的三套车里去,他的集团要有超水平的发展。托塔尔集团在90年代跟伊拉克的两个油田签署了两个草签协议。到适当时候,那里可以每天涌出100万桶以上的石油来。

俄国是伊拉克的邻居,传统上关系一直很密切。至今仍然局部归国家所有的路克石油公司已经跟伊拉克签署了正式协议。这个协议确保了和平时期到来后,该公司拥有在伊拉克西库尔纳开采石油的权利。这个协议将为路克石油带来200亿美元的收益。路克石油集团已经为此在伊拉克作出了大量的投资。但是,如果萨达姆下台,如果伊拉克国民大会把他们的威胁付诸实施,那些巨额投资就打水漂了。

美国真的为了石油不顾一切吗?

看上去,为了石油而争夺伊拉克的理论有其可信性。但矛盾的方面是:如果美国抱着这样的目的去行动,它的第一步就很难迈出。有些专家估计,为了争取俄国和法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支持美国的立场,美国一定已经私下对这两个国家作了保证,在萨达姆下台后,一定维护俄法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

事实看上去也是如此。俄国总统普京已经亲自向路克石油集团的总裁阿勒培洛夫保证说,俄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权将来不会受到触犯。也确实很难设想,萨达姆的取代者们将来会不顾一切地废除有效的合同。如果那样做,会把其它投资者也吓得退避三舍。

另外还有个论据可以驳斥目前已签署的协议或草签协议决定美俄法利益与立场的观点。那就是:欧洲这些石油公司,法国的托塔尔、俄国的路克石油,还有意大利的艾尼石油,他们虽然跟伊拉克签署了文件,但这些文件目前无法落实。这是因为有个很大的绊脚石,而这个绊脚石就是萨达姆。

并不是说萨达姆不允许,而是因为:在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禁运令仍然有效的今天,任何欧洲石油公司都不可能正式开始在伊拉克建设油田。萨达姆下台将导致开禁,到那时,不仅美国石油公司可以重新进去,俄国和法国的协议也才能真正产生效益。当然,前提是新政府不废除这些协议。

俄国和法国的石油老板们并不是笨蛋。他们懂得,无论政权如何更迭,伊拉克石油产业的中层领导将不会更迭。这些年来,他们对这些中层领导和重要的工程师们作了大量的友好工作。这些精力不会白费的。

然而,还是为了石油!

尽管如此,美国立意要打伊拉克,大有八匹马拉不回的架势,说穿了还是为了石油。

其一,不见得非要在战后跟俄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等大打冷战。伊拉克石油多得很,谁都可以得到利益。美国人也不例外。

其二,专家们认为,这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假如推翻了萨达姆,就解除了美国最担心的一个威胁。这个威胁是:萨达姆随时可能以大规模杀伤武器进攻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国和开采国沙特阿拉伯,然后以它自己的石油来敲榨西方。于是,伊拉克的石油源源不断涌向世界,伊拉克将占据世界石油输出组织的领导席,掌握世界石油的价格。

对布什来说,把石油的主动权抓在手里,这才是最关键的。至于让俄国人法国人跟着也赚点小钱,那是无所谓的。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