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社会

站在信息战最前沿的在华乌克兰人

2022年4月1日

在距离被战争吞噬的家园数千英里之外,一群在中国工作生活的乌克兰人发现自己处于信息战的最前沿。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与亲俄的势力和审查制度奋力抗争。

在华乌克兰人认为,中国社交媒体上多数人支持俄罗斯。
在华乌克兰人认为,中国社交媒体上多数人支持俄罗斯。图像来源: edna/imago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大约有300名乌克兰翻译志愿者,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一些关键事件翻译成中文。其中一些志愿者生活在海外。

他们为一个名叫"乌克兰新闻"的平台提供中文翻译,"乌克兰新闻"是乌克兰多媒体国际广播平台Ukrinform的中文界面。同时他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和YouTube视频平台提供有关乌克兰的中文信息。

在中国国内民众接触到的大多是亲俄的信息。而这些翻译志愿者们所做的就是让中国民众接触到更全面的信息。

来自乌克兰中部地区29岁的莉迪亚(Lidiia Zhgyr)对法新社说:"我们将所有的精力、焦虑和悲伤都投入到做一件事中。"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血腥入侵现已进入第5周,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战争已造成数千人死亡,10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超过390万人逃离乌克兰。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起愤怒,但是北京方面却在向俄罗斯提供外交支持。

不久前美国总统拜登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视频通话时警告说,如果北京方面为俄罗斯军事进攻乌克兰提供实质性援助,中国及其与美国的关系将面临后果。

但华盛顿孤立莫斯科的尝试迄今未能撼动北京领导人。

在出现资讯落差这一背景下,乌克兰的翻译志愿者们努力改变中国的公众舆论。

在历经了最初的战争冲击之后,莉迪亚决心帮助解决中国的"信息真空"问题。

中国反战中立? 审查下的民意暴露天机

03:0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近期的一个周末,在北京一家时尚咖啡馆里,一小群人聚集在一起讨论他们在中文YouTube频道的内容。尽管需要使用VPN, 但该频道在推出后的一周内就获得了1000多订阅者。

莉迪亚说:"中国社交媒体上多数人支持俄罗斯。"

她说:"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接触到客观的信息。"

翻译志愿者们还在微信上开通了账号,发表一些配有中文字幕的有关战争的视频。

尽管志愿者们已经避免使用包含血腥内容的画面,但是很多视频最终都遭到屏蔽。乌克兰人在海外最常使用的一些手机应用在中国也无法使用。

莉迪亚说:"我们最大的劣势就是乌克兰在中国没有(驻站的)官方媒体。"而俄罗斯媒体在中国派驻了不少新闻记者。

中国许多媒体热衷于报道俄罗斯发布的关于美国在乌克兰资助的生物实验室的阴谋论,并将乌克兰危机归咎于北约。

同时,亲俄罗斯的声音也在中国高度控制的社交媒体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北京工作的瓦勒里亚(Valeriia Litovka)说,想分享乌克兰战争的真实信息"非常困难","但是我们仍在为自由、新闻和真相而努力着"。

她说:"我们不想冒犯其他国家,乌克兰人尊重这里的规则......我们的目的是传递一个信息,也就是人们不应该被其他人杀死。"

停止战争!乌克兰小伙用中文求救

05:4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中国国家媒体的报道也出现了小小的转变迹象,最近的一些报道承认了俄罗斯入侵造成了的乌克兰平民伤亡。

翻译志愿者们还说,中国国家媒体引用了他们翻译的乌克兰关于俄罗斯军事损失的数据。

莉迪亚说:"至少有一个人对我说,他们改变了先前的看法。"

克里姆林宫方面否认对平民发动了军事袭击。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中国生活的乌克兰人人数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他们当中一些人说,一些中国朋友向他们提供支持,因为乌克兰在战争中遭到破坏。

在北京工作的瓦勒里亚说:"我们现在人不在乌克兰,这让我们有产生一种负罪感。"瓦勒里亚的亲戚目前躲在哈尔科夫的防空洞里。

乌克兰葡萄酒商人尤金已经放弃了试着在网上说服中国人。他说:"我在微信上发了几个视频,但之后又删除了。我没想过会遇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这太浪费精力了。"

虽然亲乌克兰的帖子和请愿书都遭到网络审查,但是中国互联网上还有一小块区域可以听到支持乌克兰的声音。乌克兰驻华大使馆经营的两个微博账号就包括在内。

微博上亲乌克兰的用户将关于战争的新闻翻译成中文,驳斥俄罗斯的宣传。有一些帖子获得了数百个赞。

需要翻译的材料非常多。志愿者们决定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莉迪亚说:"我的态度很清楚,我谈论的是一场俄罗斯对乌克兰平民进行的战争。我不会停止的。"

(法新社)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