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缅甸取消新闻审查

2012年8月20日

本周一,缅甸当局宣布取消近半个世纪来的媒体审查制度。多年来饱受审查之苦的缅甸记者深受鼓舞。但也有分析认为,当局此举更多地只是象征意义。

Myanmar man and Buddhist monk read a newspaper in Yangon, Myanmar Sunday, April 22, 2012. (Foto:Sakchai Lalit/AP/dapd)
Myanmar Burma Birma Zeitung Zeitungsleser Mönch图像来源: dapd

(德国之声中文网)自从1964年起,缅甸就实行媒体审查制度。不论是报刊文章,还是乐曲的歌词,甚至是童话故事,在正式出版前,都必须要先通过当局严厉的新闻出版审查。这俨然成为了军人当政时代的一个标志。

而今天,2012年8月20日,缅甸当局宣布终止已经持续了48年的媒体审查。对于受压抑多年的缅甸记者而言,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仰光的一名杂志编辑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是吴登盛总统治下,这个国家又一项令人鼓舞的进步。

事实上,早在去年,缅甸当局就已经开始放宽对出版物的审查。而从今天起,即便是政治性或者宗教题材的期刊,也无需在发行前先让审查官过目。缅甸新闻出版稽查与注册局副局长丁瑞(Tint Swe)强调,今后,任何出版物都无需事先送审。而这个为审查制度而生的机构,当局也许诺即将撤销。

不过,据缅甸信息部一名官员透露,影视作品的审查仍将继续保留,电视记者及制片人在触及敏感题材时,仍需事先征求当局的指导意见。

改革维艰,自由不易

自从去年吴登盛担任总统以来,缅甸已经推行了一系列转型与改革举措。数百名政治犯被释放,常年遭到软禁的昂山素季也补选成为国会议员。

许多在军政府时代坐穿牢底的记者,近年来也陆续获释。缅甸发行量最大的周刊、拥有150万读者的《七日新闻》执行主编迎迎奈(Nyein Nyein Naing)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多年来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但她同时也说,如果在刊物出版后,当局认为其中有颠覆政权的内容,杂志社依然会惹上麻烦。

仰光街头的书报摊图像来源: dapd

多年流亡英国的缅甸纪录片制片人杉达昂(San Tharaung)也认为,缅甸当局的这项举措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他担心,政府此举只是为了应付国际压力。但他依旧对未来充满期望: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记者将获得更多的自由,不仅仅是印刷媒体,还将包括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体。大家都会有更多的创作自由。但在之前,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杉达昂对德国之声表示,他今年已经回过两次缅甸,发现缅甸人已经能够更加自由地谈论政治。他也希望,将来他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回国拍摄作品。

尽管如今,众多缅甸的私营媒体已经可以大篇幅地报道昂山素季,但是当局看来仍需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个开放的时代。就在数周前,两名记者还因未获审批提前发布文章,而遭当局短暂拘押,导致数十名记者同行上街抗议;矿业部最近则对一家周刊提起诉讼,此前该周刊报道称,审计总署发现矿业部涉嫌欺诈并挪用资金。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与争执,缅甸政府本月初宣布,组建一个"核心出版委员会",其成员将包括一名前最高法院法官,数名记者及退休学者。该委员会将重点研究媒体伦理,并力争化解相关的纠纷。

中国倍受压力?

军政府时代,缅甸的最主要盟友就是北方邻居中国。如今,缅甸大踏步推行改革措施,是否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中国推行政改?中国独立媒体人、旅居香港的北风认为,中国当局并不会受到此类压力:

"如果中国能够从国际环境的变化中有所触动的话,那20年前的苏东剧变,去年的北非之春,从这些事情当中中国已经能有足够的压力和危机感去改变现状。但是,事实上,我们很难看到有这方面的转变。所以我也不认为,缅甸的民主化能对中国造成任何程度的冲击,顶多就是民间说一说罢了。"

报道:文山

责编:苗子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