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网传新华退休记者要求彻查李克强死因

2023年11月1日

中国官方周二宣布,前总理李克强遗体将于周四火化。中国民间对李克强死因抱持质疑,网传中国官媒新华社前记者顾万明实名发表公开信,要求官方暂缓遗体火化,彻查李克强死因。

China Zhengzhou | Trauer um den ehemaligen chinesischen Premier Li Keqiang
图像来源: YU HONGEN/Avalo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官媒新华社周二(10月31日)发布前总理李克强丧礼的最新消息称,李克强遗体将于11月2日火化,天安门等地将下半旗志哀。

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李克强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其遗体于当日下午由专机从上海护送至北京。李克强骤逝消息公布后,中国当局严格管控线上和线下的哀悼活动及言论,部分网友对李克强死因的真实性感到质疑,甚至有人怀疑他是“被心脏病”。

本周,网上盛传一篇据称是中国官媒新华社前记者顾万明10月30日向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公开信,要求彻查李克强死因,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这封公开信出处无法获得独立核实。公开信中提出五点诉求:1. 停止遗体火化安排;以待调查;2. 成立党中央、国务院联合调查组,查清李克强死亡真相,给党员和人民一个交代;3. 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鉴别,并相应追究责任;4. 遗体解剖;5. 成立治丧委员会,给李克强以应当的礼葬规格。

这封署名“中共党员顾万明”的公开信写道,根据党中央关于高级领导干部外出的纪律要求,李克强到上海“休息”显然经过党中央批准、安排,否则不可能出京、入沪。许多党员、人民群众对李克强25日到上海,26日仅仅一天就突然逝世(实际情况是李克强26日下午或晚上已逝世,抢救工作延宕到27日0时10分)觉得不可理解,认为其中有很多事实没有说清,很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

信中指出,李克强是正国级的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对他的突然死亡原因不查清楚,匆忙进行遗体火化很不应该。“李克强突然逝世后,有关方面没有向众人说明其死因、抢救过程,只说了‘因心脏病’,其中有很多疑点不可理解,产生了很多、很大的意见,在社会上议论纷纷,造成很大的舆论影响。”

公开信还写道,李克强显然属于不正常逝世,应该不受过去丧事简办的限制。“目前仅仅发布了一个讣告,没有发布治丧委员会名单,也没有其他通告。在北京派专机到上海接李克强遗体时,也没有发布有关新闻,不知道有没有党和国家领导前来接送。这是前所未有的。”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网友“George“评论道,“就算他成立调查组,你信吗?就算世卫来调查你信吗?这件事就永远是个迷了”;“kevinwon”评论称,“这些要求没有用的,就算另有隐情有关部门敢私自曝光吗?这个时代可能只有时间去解决,人为干预毫无作用。”; “不保留已经说明了问题,要查,这几天已经可以查明了。”

有网民说,“旣然是国家领导人,应该开个追悼会然后风光大葬才是!如此草率行事是否见不得光呢?”但也有网友认为,李克强和其他常委去世是一样的,没有特殊对待,更没有差别对待。“李克强的治丧规格,和李鹏完全一样。没有追悼会,只有遗体告别仪式。死后一周火化,当天降半旗。作为总理,他也只能享受这样的官方待遇。追悼会,邓和江才有资格有。” 

在他的家乡 人们排长队给李克强献花

00:4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为何没有追悼会?

李克强逝世后,民间舆论相当关注其治丧规格,中国至今迟迟未公布治丧委员会名单。在中国官方消息中并未提及是否举办公开追悼活动,也未提遗体告别仪式。近日网传一则透露治丧安排的消息称,李克强的丧事将“从简”,“不开追悼会”,仅有小规模的“遗体送别”,而且不邀请京外同志(即北京以外的中共干部)、不邀请各国驻华使节、不安排外国人士参加。

但据分析人士指出,李克强的丧礼规格将比照2019年7月逝世的中共前总理李鹏,当时也未举行追悼会。

香港《星岛日报》周三刊文指出,李克强丧礼将是以“正国级领导人”规格进行,其实行礼如仪,谈不上“矮化”。报道指出,没有举行追悼大会是1991年中央进行丧事改革的统一规定。除了两代中共领导核心邓小平、江泽民之外,其他领导人逝世都不举行追悼大会,不设治丧委员会,超级元老陈云、李先念没有,李鹏也没有。

中国政府网站在讣告中称李克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星岛日报》就此指出,官方对李克强的评价与几年前逝世的李鹏的谥号相同,预示著两人的丧礼规格一致。

据“自由亚洲”报道,李克强遗体将于八宝山公墓火化,目前公墓已成为敏感区域,实施交通管制。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