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艾未未文章"在大陆被撕
2011年9月5日据香港《明报》、《苹果日报》等报道,在中国大陆境内上市的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被撕去了底页,而撕去的正是艾未未发表在此刊上的文章《双面北京》((The City: Beijing)。他在文章中称"北京是一座暴力城市",是一个"噩梦"。也指出北京是两座城市,一个是"权力和金钱"的北京,人们丧失基本的信任,被切断记忆;另一个是"绝望"的北京。底层公众被剥夺了基本的权利,对未来无法抱有希望。同时他以自己被"秘密关押"的亲身经历,直指中国当局司法制度黑暗,不可相信。
德国之声曾于8月31日与艾未未取得联系,他表示不方便在电话中谈此事;荷兰时政评论人立里认为不可预估中共当局是否会对艾未未写文章一事进行报复。
9月5日,《新闻周刊》对此事作出简单回应,指北京当局即使撕走一页,读者仍可在封面介绍或目录,获悉这篇文章的存在,并且可以网上进行阅读。所以中国境内通晓英文的人,依然能在网上看到艾未未的文章。《新闻周刊》强调北京当局此举也证明,在该刊上刊登艾未未文章的决定是正确的。
中国官方对进入中国的海外报刊审查是常态
德国之声就此采访了目前就职于香港阳光卫视的中国媒体人贾葭,他对此表示并不惊诧,因为这是中国官方对境外媒体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惯例。
据贾葭介绍,类似美国《新闻周刊》、《纽约客》、香港《南华早报》等,在中国大陆境内也有一定数量的读者,其中包括外国驻华机构人员、英语阅读能力强的中国读者等。
但这些用户一般不是向杂志社或报社直接订阅,而是根据中国相关的规定,与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来签订订阅合同。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在国外媒体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一般要进行内容检查。对于抽掉内容涉及的法律问题,因为合同的双方不再是读者和报社、杂志社,所以在法律上无从对中国当局的行为进行追诉。
"这样的事情发生已经不只是一两次了,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在发现有'违禁'内容的时候,他们会把'违禁'内容去掉再给用户,而且从来不通知用户,"六四事件"20周年时,《南华早报》的"六四专题"就全被被抽走,所以艾未未文章被抽掉一事,不是一个偶发事件,这是他们惯常的操作。"
贾葭也表示,按照中国官方习惯性作法和逻辑,以艾未未的影响力及目前被中国官方打压的态势,他的文章一定被官方界定为"违禁"内容, 艾未未在近半年来一直高度敏感,新浪微博上有很多人也因为艾未未被封号。
"这反映了中国当局文化素质低下"
德国之声连线香港《开放》杂志的总编金钟时,他表示中国当局此举暴露的不仅是政治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当局文化素质低下:"这个事情从中国官方来讲,做得太难看。这反映了文化层次的问题。而不单是政治问题,共党管理媒体,一直是'政治挂帅'的标准,要求媒体符合他们的政治要求,但这次的作法已经不是一个政治问题了,反映了国家政治制度下的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在网上尚可设置高墙和障碍,但印刷品出来,怎么可以直接撕毁杂志,这种作法很粗鲁。"金钟也认为这是一种国家政权暴力行为的体现。
作者:吴雨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