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四(6月8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投票一致通过“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法案。该法案要求国务卿采取政策行动,取消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今年3月底,美国众议院曾以415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全数通过类似的法案。
支持法案通过的议员们认为,如果中国保持“发展中国家”地位,可以让中国在一些组织和条约中享有特权和特殊待遇。
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投票结果为参议院的审议铺平了道路。目前尚不清楚参议院何时会审议相关法案。
更多阅读:中国超越日本 成国际开发银行第二大捐助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图像来源: Mark Schiefelbein/AP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五在新闻例会上就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回应表示,“美国想把‘发达国家’的帽子强加给中国,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赏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把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
他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也有坚实的国际法基础,不是美国国会的一项法案就能够一笔勾销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合法权利,也不是美国国会山上的政客动动嘴皮就能取消的。”
他还表示:“至于美国议员声称的‘中国利用发展中国家地位逃避国际责任’,奉劝美方大可不必担心,无论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联合国会费和维和摊款缴纳额度,中国所作的贡献都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汪文斌还强调,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美国抹杀不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阻挡不了中国迈向民族复兴的坚定步伐。美方与其为如何让中国戴上“发达国家”这顶帽子伤脑筋,不如早点摘掉自己头上霸凌霸道这顶帽子。
更多阅读:德国自民党申请叫停中国发展援助项目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并未存在明确的共识。按照世界银行依据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划分标准,GNI超过13205美元(2022年标准,每年7月1日更新)的经济体定为高收入经济体(发达国家),低于该标准的分为中等偏高收入、中等偏低收入和低收入三类,均为发展中国家。2021年,中国人均GNI是11880美元,在全世界排第68位。中国方面也以此作为依据认为中国尚未到达发达国家门槛。
另外世贸组织(WTO)一般接受任何国家声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的说法。所以,经济指标都已符合“发达国家”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因坚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而使得他们有权在世贸组织享受优惠待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体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18.6%,仅次于美国。也正因此美国国会认为应该将中国视为“发达国家”,并得到与美国现状同等的对待。
美国两党在中国议题上立场一致 虽然美国国会上针对很多议题常年存在对立分裂态度,但是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立场是美国两党在国会中为数不多的态度一致的议题。路透社指出,国会议员已经提出了几十项旨在加强与中国竞争能力的法案。
昨天,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还以口头表决方式一致通过旨在阻遏中国侵犯台湾的2023年《台湾保护与国家韧性法》(Taiwan Protection and National Resilience Act),要求华盛顿政府为应对中国可能入侵台湾的行动制定准备方案。
(路透社等)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全球南方”(the Global South)和“全球北方”(the Global North)并非地理术语,而更多是经济术语。它们包括哪些国家? “南北分歧”、“南南合作”这些字眼指的又是什么?为何“全球南方”的概念近来频频出现? 图像来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在冷战时期,根据意识形态不同,世界被划为东西阵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被看作是所谓的“第一世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被看作是“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常常是指经济水平更为落后的“南方世界”。这种分类如今已经过时。冷战结束后,按社会经济和政治特征划分的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概念变得更为流行(图为1955年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图像来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简单来说,全球南方的特点是低收入、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差,可以理解为发展中国家、低收入国家。另一边的全球北方则主要是指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南北分歧”(也称作“南北差距”,North-south Divide)等术语被广泛使用。这里的“南”、“北”并不是指地理方位上的南与北。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epa/N. Shrestha/S. Chirikov 公开学术资料显示,一般来说,全球北方的定义包括美国、加拿大、几乎所有欧洲国家、以色列、塞浦路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不过,国际对于全球北方以及全球南方的划分并没有公认的界定,也存在争议和不同的解读。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R. Rahman 针对全球南方也有着多种解读。World Population Review网站指出,传统上,全球南方指的是不发达或经济处于弱势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常面临全球北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不过,也存在其他定义,用全球南方来泛指那些受到资本主义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国家。一般认为全球南方由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组成。
图像来源: Munir Uz Zaman/AFP/Getty Images 如同印度、巴西一样,中国也自己看作是全球南方国家。联合国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有一份全球南方国家名单,该名单目前包括78个国家,名单也被称为“77国和中国”。
图像来源: La Nacion/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南南合作(SSC)是决策者和学术界用来描述全球南方国家在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术语。公开资料显示,南南合作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万隆会议(图),被认为促进了南南合作的形成。联合国在2003年12月23日通过的58/220决议中,将每年12月19日为南南合作日,后来又改为9月12日。
图像来源: 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南方”成为舆论热词(图为2021年的金砖峰会,金砖强调南南合作)。印度2023年初举行了“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日本在接任G7轮值主席国时主张加强与全球南方的关系;2023年2月的慕安会还设置了“南北合作”专场,强调西方要争取全球南方。这些变化与俄乌战争以及中国崛起不无关系。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菲克斯(Liana Fix)对DW表示,西方正在努力防止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胜利,也在试图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国。“西方第一次要依靠全球南方国家,而这些国家第一次可以反过来利用其对西方的影响力。”
图像来源: BRICS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AP/picture all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