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莫言的文学不是妥协"

2012年10月12日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起热烈而观点不一的反响。莫言在中国官方文化体制内的地位,在文学界之外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

图像来源: 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起热烈而观点不一的反响。莫言在中国官方文化体制内的地位,在文学界之外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写作和沉默"的评论文章,分析了莫言和他的作品与中国特殊政治环境的关系:

"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决定对于中国和那里的当权者来说是件好事。与12年前第一个获得这一文学界最高奖项的中国作家高行健不同,莫言并没有流亡国外。正相反,莫言不仅生活在中国,而且他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角色,他在他的小说里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了批判,但又始终没有越出被允许的意识形态框架。就是说,莫言指出了共产党政权的错误和滥用权力,却没有(对制度)提出质疑。……

"对中国官方来说,宣布此次诺贝尔文学奖的时机再好不过了。本周日(10月14日)在西方最知名的政府批评人士之一廖亦武将获颁德国书业和平奖。他为自己以反对派身份的写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4年铁窗生涯、家庭破裂、逃离家乡流亡德国。现在,廖亦武原本极富象征性的获奖的意义被削弱了一部份,因为整个世界正在关注他的同行莫言。'莫言'是一个笔名,中文意思是'不说话'。是的,莫言在写作,但他并没有直接用文字指出中国的弊端。"

《法兰克福汇报》文艺副刊的一篇评论则介绍了中国文化界对莫言获奖的矛盾态度:有人将此看作值得骄傲的荣誉,也有人批评莫言对政权妥协的态度,认为这使他无法独立地发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声音。文章写道,莫言本人也承认自己作为官方作协的成员,接受了文学审查的界限,

"然而不能因此就认为他是一个'御用文人'。他更多地是创造了一种万花筒式的写作手法,其层次多变、滑稽、荒蛮和近乎有伤风化的表现形态让任何审查层面会抓狂。莫言的文学不是带有官员意识的不痛不痒的妥协,而是对一段重要历史的极为有力的揭露,而这种揭露是以教条和观点为目标的正统审查机器无法扫描到的。"

《新苏黎世报》的评论文章指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用意让人难以捉摸,足以引起不同的解读:

"或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评委会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们把花落中国的第一个文学奖授予了一位在中国国内知名度很高也颇受尊重的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受西方现代文学影响的作家。当高行健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中国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同时由于他流亡后长期生活在法国,也没有被中国人认同为他们中间的一个。因此当时,与诺贝尔奖相连的政治考量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奏效。但如今的情况不同了。" 

编译:叶宣

责编:洪沙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