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去世 享年103岁

2025年10月18日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杨振宁早年在美科研成果斐然,对当代物理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晚年的他积极推动中国的物理研究水平,还在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2016年的杨振宁
2016年的杨振宁(摄于北京)图像来源: Vcg/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10月18日发布公告: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该校教授、中科院院士杨振宁因病逝世。

杨振宁在二战期间求学于昆明的西南联大,1942年完成本科、1944年完成研究生学业。1945年考取公费留美,前往芝加哥大学,并在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随后,他前往普林斯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另一名华人物理学者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并籍此共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他与学生Robert Laurence Mills在1954年共同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他在1967年发现的杨-巴克斯特方程也对现代微分几何以及基础物理研究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70年代起,杨振宁频频前往中国大陆探亲、讲学,为提高中国国内的物理研究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

1957年,杨振宁与另一名华人学者李政道(左)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图像来源: UPI/dpa/picture-alliance

充满争议的一生

不过,在科学领域之外,杨振宁的一生也充满了争议。1962年,他与共获诺贝尔奖的长期科研合作伙伴李政道决裂,外界至今不清楚真实原因。

70年代初,杨振宁以探亲访友的名义前往正处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大陆,并受到了周恩来、毛泽东的接见,还对文革进行了积极平价。事后他辩称,发表这些言论是因为被假象所蒙蔽。

2004年,丧偶一年多、已经年届82岁的杨振宁与时年28岁的翁帆结婚,也引发了巨大争议。

2011年,他还表示,如果中国的一党专政取消的话,可能会对中国的科研不利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在获奖时,也都依然仅持有中华民国国籍。杨振宁在1964年又获得了美国国籍。2003年起,他在北京清华大学定居,并在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