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警暴集会愈夜愈多冲突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德国之声中文网) 香港警方周三 (3月25日) 深夜拘捕香港中西区区议会主席。 香港民主党议员许智峯表示,港警涉嫌以“煽动谣言罪”逮捕郑丽琼,而起因是与郑丽琼先前在脸书上转载公开警方身份的贴文有关。
根据星岛日报报导,郑丽琼转载的贴文内容指控一名港警去年九月在“反送中”运动中,射瞎一名印度尼西亚女记者的眼睛,而贴文内容列出该名警察的照片、姓名、警员编号、驻守警区等个人信息。 该片贴文事后已被删除。
据悉,香港警方在周四 (3月26日) 清晨一点到郑丽琼的住处进行搜查,并在一小时后将带回警署。 民主党与民主派多个立法会议员与区议员周四上午到葵涌警署,要求港警释放郑丽琼。 根据郑丽琼代表律师所公布的消息,港警仅表示会以“煽动意图罪”逮补郑丽琼。 民主党议员许智峯强调,香港中西区区议会之前透过议会制度来揭发香港警队的恶行,而港警此次的拘捕行动是公报私仇。
印尼女记者Veby Mega Indah在报道抗争活动过程中疑似香港警方射中眼睛,导致失明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V. Yu 今年1月,郑丽琼在中西区区议会讨论涉及警方的问题时,当场要求要求未有出示委任证的便衣警离场,包含多名在场支持港警的人士。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警司莫俊杰周四下午对外针对郑丽琼的案件做说明,他表示近日发现有人在社交媒体非法发布一名警员及其家人的个人资料,警方于周四清晨以“煽动意图罪”逮补一名60岁女子,并在过程中收取了一支手机。 警方同时会查看该女子是否触犯隐私条例罪行及违反高等法院颁布的禁制令。
郑丽琼于周四下午两点已获得释放,她第一时间也感谢各界的关注。
律师:港府以法律打压反对党人士
香港大律师梁允信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港警拘捕郑丽琼一案有四大不寻常之处。 香港警方刻意选在半夜到郑丽琼住处进行拘捕,而警方所使用的罪名也是英国殖民时期所制订的1938 年 9 月 1 日通过的《煽动条例》,该法后来也经过多次修改。
梁允信说:“此外,香港警察选在全球都在关注新冠疫情之际,突然的逮捕郑丽琼。 当警方出面对该案作解释时,也仅模糊的提及几个他们考虑用来起诉郑丽琼的罪名。 ”
梁允信强调,香港警方此举延续了过去几年来,香港政府用法律打压或骚扰反对党政治人物的作法,而当香港警察或支持政府的人士违反法律时,他们却往往“从轻发落”。 他告诉德国之声:“郑丽琼的案件显示香港的法治仍在持续倒退。 ”
郑丽琼并非近期首位遭逮补的区议员。 香港西贡区议会主席钟锦麟今年2月8日,在将军澳悼念周梓乐的活动上,遭港警以非法集结拘捕。
9月初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正式撤回修例计划后,香港的抗议运动不但没有趋于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暴力程度升高。运动的核心诉求从“反修例” 变为争取自由和普选权利。
图像来源: Reuters/S. Stapleton香港理工大学是示威者占据的五所大学中最后一所。警方已包围理大校园数日。11月17日(周日)夜,警方与示威者发生格外激烈的冲突。18日晚间,据称约600人离开理大校园,其中400人被立即逮捕,其余200名18岁以下未成年人则在登记身份后暂先回家。截至19日,据估计仍有约100人在理大校园内。
图像来源: Reuters/A. Abidi香港高等法院18日判决,港府根据紧急法制定禁蒙面法属“违宪”,即违反基本法。判决认为,港府此次动用紧急法危及立法会的立法权,此外,禁蒙面法对民众基本权利的限制“超乎合理所需”。19日,中国全国人大表态称,香港法律是否符合基本法,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判断和决定。国务院港澳办称此判决“公然挑战”全国人大权威。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Zuma/M. Candela11月11日在香港西湾河地区,一名警察在追捕示威者的过程中开枪,击中两名示威者。这是自10月1日国庆节示威中警方开枪打伤一名学生后,第三次有人在冲突中被警方开枪击中。同一天在马鞍山,一名男子疑因与政见不同者发生口角冲突,当街被人泼洒易燃液体点火烧成重伤。
图像来源: Reuters/Cupid Producer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周梓乐11月4日在将军澳示威活动期间,从停车场堕下重创。昏迷超过四天后,22岁的周梓乐于8日不治身亡。香港各界哀悼的同时,警方被质疑阻碍救护车到达现场,导致延误救援。但警方否认阻挠救援的说法。
图像来源: Reuters/Tyrone Siu11月6日,香港建制派立法会议员何君尧(8月12日资料图片)在进行拉票活动时,被一名男子拔出利器刺伤。事件中,何君尧的两位同事也受伤。何君尧当晚发文说,候选人竟然受到凶徒蓄意的袭击,"是香港区议会直选上黑色的一天“。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in Cheung11月3日晚间,香港多区集会再次演变为暴力冲突。香港民主派区议员赵家贤遭一名男子咬断耳朵。赵家贤指出,当时看到有袭击者用刀砍伤市民,前往劝阻时遭对方攻击并咬断耳朵。警方指这一事件中总共有6人受伤,3人被捕。
图像来源: Reuters/Stringer11月2日,香港的示威集会再度演变成警民冲突,超过200人被捕,不同阵营的示威者之间也发生了暴力冲突。新华社驻港机构大楼遭到袭击,建筑物玻璃墙和玻璃门被打碎,大堂则遭人纵火。这不仅引来中国官方媒体的高调声讨,香港记者协会也对针对新闻媒体的暴力行动予以谴责。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K. Cheung10月29日,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正式收到“提名无效”的通知,成为区议会选举当中唯一一名被DQ(取消资格)的候选人。黄之锋被告知因不符合参选资格提名无效,而主要原因是黄之锋并未放弃以港独作为自决前途的选项。他表示:“我强烈谴责政府的政治筛选与审查,剥夺我的参选权利,反映选举主任沦为思想警察。 ”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10月23日,香港立法会召开大会,保安局局长李家超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条例》修订案,为这一极具争议的草案划上句号。同一天,引发修例风波的命案当事人陈同佳刑满出狱(图)。围绕这一修例的争议在香港引发的大规模示威和骚乱已经持续了4个月,运动也从最初的“反送中”演变为港人追求“更多的民主和自由”。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Schiefelbein10月4日,特首林郑月娥宣布,引用港英时期制定的《紧急情况法》订立《禁蒙面法》,禁止公民在参与公众集会时蒙面。违例者最高可判一年监禁。这一做法被抗议运动批评是无视警方暴力执法过度、进一步限制公民自由,立即引发抗议活动及至警民冲突。一名14岁少年被警察开枪击中大腿。多个地铁站遭纵火,中国银行,中移动商店,美心集团食肆等成为袭击目标。
图像来源: AFP/M. James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香港各区发生大规模抗议。警方除了使用催泪弹和水炮车驱散示威者,更多次使用实弹开枪,致一名18岁青年中弹。这是香港抗议运动以来,首次有示威者中枪受伤,引发国际层面高度担忧。欧盟也再次呼吁各方对话、避免事态升级。
图像来源: Reuters/T. Siu在“反送中”示威届满三个月之后,林郑月娥透过电视讲话,宣布正式撤回修例。虽然这是许多示威者期盼的结果,但是这却不能让示威者的怒气平息,因为众多市民关心的“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林郑仍然不允成立,并表示将全力支持现有的单位监警会的工作。众人批评林郑的让步来得“太小太晚”,接下来仍然会继续上街抗议。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9月2日,中学生与大学生都在开学第一天举行罢课集会,跨界别行业则连续两天罢工集会。有的罢课学生穿校服、戴头盔与猪嘴表达抗议,有的学生在校外手拉手组成人链,还有的举标语下跪。不少学生都告诉德国之声,所属的学系并没有留难罢课同学,老师特别在罢课期间为课堂录影或豁免计算出席率,让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继续学业。然而,中国国务院港澳半则是以这个事件谴责示威者“将黑手伸进校园”。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C. McGrath“八三一决定”五周年当天,示威者情绪激动,警察清场也更激进。示威者在这天燃烧与投掷汽油弹,而警方也在这天首次动用颜色水。这天晚上,多个视频以不同立场呈现了太子车厢中示威者与乘客起争执的事件,虽然难以证实前因后果,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最终香港警察进入港铁太子地铁站,并对列车中携带雨伞,戴着口罩的疑似示威人群施以重暴,期间不分男女。警方在之后的记者会当中,也无法说明他们在执法当下如何区分一般乘客与示威者。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ing Yu8月25日,在香港西北部举行的荃葵青大游行中爆发激烈警民冲突,总共有22人受伤送医,36人被逮捕,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2岁。在荃湾一处抗争地点,警员与示威者发生近距离冲突,警员拔出手枪吓阻,随后开枪,打伤一名示威者。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AP/Kin Cheung8月23日,香港抗议活动以另一新形式发声:以当年开启了苏联解体大幕的波罗的海国家示威运动为榜样,在港铁港岛线、荃湾线和观塘线共39个港铁站组成名为“香港之路”的人链,表达政治述求。示威者同时表示,活动并非要鼓吹独立,而是要凸显和平示威民众团结的力量。
图像来源: Reuters/C. McG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