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作为社会媒介的教皇

2014年5月27日

天主教罗马教皇方济各的中东之行引起轰动。他让人们看到,特定的冲突习惯有可能被克服。德国之声教会问题专家斯特拉克认为,方济各教皇引起了人们的巨大期待。

Papst Franziskus besucht Palästinenser 25.05.2014
图像来源: DW/C. Strack

(德国之声中文网)他说,他此行中的身份只是一名朝圣者。然而,教皇方济各此次从事的是一次政治上非常敏感的朝圣之旅。相关地区完全可说是一块“雷区”。在那里,只要稍不当心,观点偏颇的一句话,或一个错误的动作,便能导致误解,引起不快。这位天主教会领导人圆满完成了他的第二次境外之旅,引来喝彩满堂。那可是一个宗教和政治难解难分的地区啊。

在为期三天的圣土之旅中,方济各教皇跨出的每一步都堪称稳妥、成功。原因之一正在于,他此行并无政治诉求。

教皇方济各在伯利恒(2014.5.25)图像来源: DW/K. Shuttleworth

他以他特有的方式释放出出人意料的信号: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以色列隔离墙前、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在为恐怖主义袭击的以色列遇难者所设的纪念碑前,他默默祈祷。一图胜千言。这就是方济各教皇表达同情的方式。对立方中若有谁猜疑他另有企图,那便是别有用心。

教皇在哭墙前拥抱犹太友人、拥抱阿根廷岁月时的穆斯林同道,在亚德瓦申亲吻大屠杀幸存者的手。他在600万大屠杀遇难者的这个纪念馆的演讲成了上帝和人类之间的对话。祈祷、疑虑、纠结:“人哪,你变成了什么样子?”,“永远不能再发生啊,上帝,永远不能再发生!”于是,整个世界都听到了这片土地上发出的对每一种苦难、每一种不公正的哀怨之声,正如他在此行中一再发出的拒绝任何形式的迫害、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行为的誓言。

方济各教皇以自己的言行直击不公、仇恨和暴力,态度之诚恳、立场之鲜明,为该地区所经历的正式访问中所仅见。不过,他还要更进一步,突破冲突的逻辑。以色列总统和巴勒斯坦总统毫无踌躇便接受了他关于到梵蒂冈一起参加祈祷活动的邀请。或许,这只是一种姿态,但是一种怎样的姿态!在梵蒂冈,犹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们将一起祈祷,从而向该地区和全世界显示,在现实政治和暴力之外,还存在着别的、起联结作用的东西。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看到了不久前又失败的和平谈判重启的契机。当然,在梵蒂冈的会晤可以是一种信号,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这三个将走到一起的人士的年龄加起来是246岁。佩雷斯6月底离职。但依然具有象征意义。谁参加了共同祈祷,对他人的态度就该不一样。对历代后人而言,它是一个榜样。

德国之声教会问题专家斯特拉克(Christoph Strack)图像来源: DW

对此次中东之行的官方原因来说,更可作如是观。方济各教皇先后4次同东正教荣誉牧首—希腊东正教宗主教巴托洛梅乌斯见面。分离960年后,作为使徒彼德和圣安德鲁后继人的教皇和牧首有意要实现教会的统一,共同为创世的存留、社会公正和宗教自由而进行更有力的斗争。没有人不会看到,这绝不是教会的抒情之作。巴尔干战争,乌克兰争议,以及俄罗斯东正教目前与克里姆林宫的合作路线在在表明,这一东-西问题事关共同的欧洲及其灵魂。

天主教罗马教皇方济各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2014.5.26)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教皇和东正教牧首手拉着手,谦让着,让另一方先进入圣墓朝觐。这幕情景犹如初夏的耶路撒冷骤然出现一股早春气息,因为,宗教领袖们在交往中表现出了人类的亲情。

这也耗费体力。有好几次,77岁的方济各在发表正式讲话时露出疲倦之态。然而,不论是在难民营的孩子面前,还是会晤国家政要、大屠杀的幸存者或宗教代表们,他的直率打动了每一个人,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一名以色列电视解说员评价他是“灵魂摇滚乐圣手。”不是的,不是圣人,他只是作为社会媒介的一位教皇。但如果谁致力于在政治和教会中实现这么多的推动,或许只能一边祈祷和期待,一边进行朝圣之旅。

作者:Christoph Strack 编译:凝炼

责编:石涛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