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论:在排斥外来和拒绝现实之间

Steiner Felix Kommentarbild App
Felix Steiner
2016年7月20日

德国之声记者Felix Steiner认为,维尔茨堡凶杀案再次清楚地表明,默克尔总理的难民政策让德国社会陷入严重的分裂。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J. Hildenbrand

(德国之声中文网)恐怖主义本身有着清晰的定义,即"通过暴力行为系统性扩散害怕情绪以及畏惧心理"。

按照这个定义,发生在维尔茨堡不远处的刀斧袭击案称不上标准的恐袭案。虽然人们目前已经获知,这名号称17岁的阿富汗男性给"伊斯兰国"的宣传分子发去了同"非穆斯林"进行暴力斗争的视频,不过,"伊斯兰国"即便事后称颂该凶杀事件,但该组织并没有给凶手下达指示,这一背景下,"系统性"这一恐怖行为的特征,是否存在呢?

媒体避免使用"恐袭"概念

德国媒体至今基本一致地不把周一晚发生的暴力事件称为"恐袭",而是"袭击"。后来有报道说这名男子的朋友在阿富汗死亡后,他可能在短短的数天里走上了极端化的道路,之后,媒体又将此次刀斧砍人案称之为"滥杀无辜"。

媒体字面上苛求正确选择定义的做法不是没有问题:受众当中有很大一部份不再信奉这条逻辑。对普通民众而言,越发频繁的大小暴力袭击事件中,其凶手都毫无例外来自同一宗教的这一事实,本身就构成了某种逻辑,即它让我们不得不信。因此许多人平添了恐惧(恐怖行动就此达到了目的):他们自己也有可能成为极端伊斯兰恐怖行动的受害者。

在恐惧的氛围里,人们的行为将变得不理性,这一点在社交媒体反映得特别明显。维尔茨堡凶杀事件的第二天,社交媒体上许多发言将默克尔总理去年9月向难民敞开边界的决定,说成是所有罪孽的渊源。而没有人注意到,凶手其实于2015年6月已经来到德国申请避难。尼斯、巴黎以及布鲁塞尔发生的恐袭事件的凶手,无一例外都是法国公民或者比利时公民,换言之,问题早已在自己的家里形成。

排斥所有穆斯林对融合于事无补

无论人们对敞开边界持怎样的态度,排斥所有生活在这里的穆斯林违背一个自由公民共和国的基本原则。即便仅仅考虑国家安全的因素,促进这一人群融合德国社会也必须卓有成效,对他们排斥对于融合有百害而无一利。像这样的思考对社交网络而言可能过于复杂,那里,对"欢呼欢迎"的不屑,对"赠送泰迪熊"的嘲讽以及对"解体德国"的鄙视,让人亢奋不已。

另一方面,政界的做法同样让人费解。死守"不允许出现的,就不能出现"的信条,只要有人指出凶手都来自同一宗教,这人就会被扣上"纳粹"的帽子,遭到棒喝。即使没有这么严重,至少也会被谴责为"加强右翼党派势力"。或者为凶手癫狂而问心有愧:这个年轻人在逃亡的路上精神受到刺激,因此他的行为是"乱杀无辜",而不是有目的凶杀,也许之前对其进行治疗就不会酿成今天的杀人案了。德国普通民众对这类表白只能报以无可奈何的摇头叹息。

凶犯被击毙不到两小时,前联邦部长、绿党籍政治家居纳斯特(Renate Künast)在推特上发声,她认为警察射杀了凶犯而不是活捉,是不明智之举。在不明细节、不了解警方执行任务的情况下,凶手成了受害者。网络上对居纳斯特的一片叫骂,她该领教了吧。

在正式的媒体上,这样的发言最多出现在读者来信栏目或者读者评论的空间里,而在社交媒体,它们却满目皆是。自去年秋季以来,德国社会出现了分裂,其程度之深,为数十年来之罕见。德国人不愿想象造成多人死亡的大规模空袭案件,也不愿强调"团结一致使我们强大"的口号。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