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谁是蒙古经济腾飞的受益者?

2012年7月2日

蒙古是一个年轻的民主国家。但最近一次议会选举的投票率只达到了65%。人们对政治感到失望。这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只有少数人能从中获益。

Skyline der mongolischen Hauptstadt Ulan Bator von oben. Copyright: Jürgen Kahl Mai/Juni 2012, Mongolei ****Er gibt uns die Rechte ausschließlich für die Verwendung im Zusammenhang mit seinem Beitrag über die Wahlen in der Mongolei.***
图像来源: Jürgen Kahl

(德国之声中文网)备受瞩目的蒙古新一轮议会选举结果表明,该国的两个大党中没有任何一方明显胜出。人们对政治层的不满也体现在对于一个年轻的民主国家来说过低的投票率。蒙古国2008年的大选还吸引了180万选民中的76%投票,而今年的这次大选的投票率却只有65%。

此次大选第一次启用电子投票统计系统,该系统和传统手工统计的互不兼容使得人们在6月28日的大选结束后三天仍然无法获知结果。从国家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看,促使蒙古1990年实现市场经济转型的民主党将替代后共产主义党MVP,成为蒙古议会中的第一大政党。蒙古国现任总统也来自民主党。

蒙古全国政府:中亚最年轻的民主政府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抗议选民的聚集地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民主党有望获得议会76个议席中的31位,这比独立执政所要求的最低议席数目少8位。后共产主义党MVP对初步统计结果立即提出了异议,但却不得不面对严重的损失。该党有可能失去17位议席,只能继续向议会委派29名议员。要为这样的损失负责的是该党已经变节的前任领导人恩赫巴亚尔(Enkhbayar Nambar),他重新组织成立了蒙古革命人民党(MRVP),并将其定义为一支奉行左翼民粹主义的党派。家财万贯的恩赫巴亚尔受到涉嫌腐败的指控,无法参加竞选。但他成立的、聚拢了一大批抗议选民的党派有可能凭借11位议席成为蒙古议会中的第三大力量。

处于原材料价格爆炸中的蒙古

蒙古政治曲线上的一系列波动也反映了这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广袤大国自从22年前实现和平转型以来所面临的动荡局势。到过蒙古国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飞速发展中产生的各种极端现象。凭借原材料出口,该国经济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乌兰巴托高楼林立的情景就是一种写照。一座新区刚刚建成,另一座新区就又拔地而起。这其中少不了和世界其他大都市可以同日而语的房价以及代表着进步的身份的象征,从五星级酒店到高级豪华购物中心,一切应有尽有。

离首都乌兰巴托不远的贫民蒙古包图像来源: Jürgen Kahl

一位到过乌兰巴托的德国商人表示:"我哪怕在慕尼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悍马'吉普车。"这也是催生蒙古社会不满情绪的一种极端现象。一边是热衷于炫富的暴发户,而另一边却是一无所有,每天都要为了生计而奋斗的普通民众,后者占该国国民总数的三分之一。人们在首都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农民搭建的,类似于贫民窟的蒙古包群,那里居住着超过50万的人口。

2011年秋天,德国总理默克尔曾经是第一位到访蒙古的德国领导人。她有两个目标,一是向中亚唯一一个不受周围独裁政治国家影响,实现民主转型的蒙古表达敬意,另外的就是经济方面的利益。德国希望能够向蒙古国的矿产业提供机械设备,因为该国拥有大量的未被开采的矿产资源,包括煤、铜、金、铀以及炙手可热的稀土。这也使得蒙古已经跻身于世界上10个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行列。

是福是祸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福还是祸呢?蒙古人的心情时而充满希望,时而灰心丧气。因为社会中的获胜者和失败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从最大两支党派的选战宣言来看,他们似乎意识到了过去的错误。蒙古人民党(MVP)和民主党(DP)都声称要推行"社会型市场经济",公平分配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利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但目前的选举结果表明,一大部分国民并不相信这些寡头在一夜之间就能变成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国民们不是不参加投票,就是躲进民粹主义者的阵营。

作者:Jürgen Kahl 编译:任琛

责编:李鱼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