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带动变革”在中国收效甚微
2011年6月29日未来中国和德国将在政治和经济上开展更紧密合作”,这是周二(6月2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举行双方首次政府间磋商会议上达成的共识。温家宝在会议中指出,“如果欧洲需要帮助,中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会议当天,包括西门子、空中客车公司、戴姆勒和大众汽车等德国和欧洲知名企业与中方签署了14项,价值150多亿美元的商业合约。到2015年,中国在德国的贸易总投资额将增加为283亿美元。
贸易繁荣没有带动中国的民主变革
在中德为双方的经济成果欢欣鼓舞之时,德国《斯图加特日报》发表评论说,德国在带动中国实现民主化进程上做的还不够。文章评论说:“冷战时期,人们把‘贸易带动变革’一词视为希望的象征。当时,民主国家希望通过密切的经济往来促使东欧的共产党政权向民主化转型。事实证明,在那里这一希望最终实现。但是显然,中国与这些东欧国家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创造了经济奇迹。而德国人也和其它西方国家一样,为了经济利益希望从北京的独裁者那里获得订单。”文章最后写道,“虽然中国实现了经济繁荣,但迄今中国在民主变革中的表现却微不足道。”
德国电视二台在新闻节目的报道中称,
德国《吕讷堡地方报》在评论中写道,“在北京将德国作为通向欧洲贸易市场‘关键国’的同时,德国也利用高新技术确保了该国在巨大的中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德国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然而除了经济对话,此行中国也做好与德国‘讨论’人权的准备。为了避免与德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讨论,在温家宝出访欧洲之前,中共释放了政府批评人士艾未未和胡佳,但仍有数千名异见人士被当局关押。
《吕讷堡地方报》在文章中继续写道,“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没有被经济成果冲昏头脑,不忘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影响。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她并未打算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否则,欧盟将很快受到中国的摆布,成为中国服务于自己经济利益的一个工具。”
该报还指出,未来,中国将在高新技术革新领域继续向德国人学习。除了加大在技术产业的投资,还会从单纯的双边商品贸易,转为更多的技术转让。不过,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认同中国的“拥抱战略”。根据德国最近一次的民调结果显示,大多数德国人都担心,该国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
作者:严严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