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1989年11月政治背景如何?
在11月28日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总理提出10点计划的前19天,柏林墙倒塌。大量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居民涌入德国西部,并打算留下来。与此同时在东柏林爆发反对统一社会党(SED)和要求民主改革的大规模示威游行。该国政府总理莫德罗(Hans Modrow)在11月17日发表的一份政府声明中谈到两德之间的一份协议。但是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已经在考虑一旦德国统一该怎么办的问题。科尔希望他在联邦议院提出的计划后赢得多数支持,以便将德国统一问题纳入世界政策的议事日程。
10点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在第1至第5点计划中,科尔谈了对联邦德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开展合作的设想。其范畴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和经济援助,建立条约共同体以及成立联盟的途径。第6点至第9点谈的是将两国的相互靠拢纳入国际轨道。例如在当时的欧共体、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安会和裁军框架内的整个欧洲的发展问题。只是在最后一点上,科尔才描述了"德国人民在享有自由自决权"的条件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重新统一的可能性。根据科尔的说法,恢复国家统一仍然是联邦政府的政治目标。
科尔的提议是磋商的产物?
不是。直到科尔在联邦议院发表讲话之日,这一声明一直处于秘密状态。总理府中只有以总理顾问特尔奇克(Horst Teltschik)为首的的一小部分人知情。无论是外交部长根舍(Hans-Dietrich Genscher)还是其他内阁成员均未获得通知。就在科尔在联邦议院发表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讲之前不久,其安全顾问特尔奇才将德文的讲话稿交给了美国白宫。当时在华盛顿已经是深夜。因此一举两得,既正式通知了美国政府,又让其没有时间表示反对。科尔的态度是:不让任何人诋毁这份文件。
德国统一一度被认为毫无可能,直到1989年11月9日,突然一夜之间迎来了曙光。不到一年之后的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德国之声为您回顾这一艰难道路上的重要裡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1989年11月9日:统一社会党官员沙博夫斯基几乎是“顺口”宣布民主德国公民恢复出行自由。随之而来的是历史性的剧变:当晚,就有成千上万的东柏林人穿越边检站,涌入西柏林。在那里,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欢迎。
1989年11月13日:德累斯顿的统一社会党地区主席莫德罗夫(Hans Modrow)临危受命。在柏林墙倒塌后的第四天,他被人民议会选为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这是一个名存实亡的职务,因为议员们已经对原本无所不能的社会统一党宣布不再效忠。
图像来源: ullstein bild/ADN-Bildarchiv1989年11月28日:在这一天,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联邦议会提交了《十点计划》,这份文件引发了爆炸性的效果。时任法国外长杜马(Roland Dumas)愤怒地斥责道,德国人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傲慢感”。事实上,科尔在这之前的确没有同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磋商。然而这份十点计划却成为了德国统一的路线图。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 Brakemeier1989年12月3日:在东德人民用脚“投票”的压力之下,统一社会党从政治局到中央委员会全体选择了投降、辞职——包括昂纳克的继任者克伦茨(Egon Krenz)也辞去了党总书记的职务。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eter Kroh1989年12月19日:科尔在德累斯顿圣母教堂废墟前的讲话是一次情绪澎湃的事件。不论是在措词还是语气上,科尔都打动了数万名东德人民的心。他谈到了这场在和平与自由主导之下的民族重新统一大业的前进目标,在场的人群为之激动振奋,国外舆论也予以极大关注。
图像来源: imago/Sven Simon1990年1月15日:在社区内的大多数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简称Stasi,史塔西)办事处都已经被公民运动占领。然而位于柏林诺尔曼恩大街的总部却是个例外。在没有目击者证明的情况下,这里存放的关于国家特工所作所为的一切档案都被秘密销毁。当时为人群冲进这栋备受憎恶的大楼时,很多卷宗档案都已经不知去向。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AP Images/J. Finck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举行人民议会选举。科尔发挥了强大的群众动员作用。在各地的市中心广场、步行街的宣传活动上,科尔引来了上百万人的“围观”。原本民意调查一致认为社民党会是选举获胜的热门,结果出人意料:在科尔的强力助阵之下,东德基民盟以明显的优势战胜了社民党。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 Kroh1990年7月1日:统一早已是大势所趋,现在西部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也要进驻东部了。5月18日,一部经济、货币和社会福利联盟的国家协议在波恩签署。从7月1日起,民主德国公民正式开始使用马克。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ZB1990年7月15/16日:对于莫斯科来说,统一之后的德国在北约的成员国身份一直是最大的心病,这也是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然而北约随后确定了防御性的发展路线。莫斯科才最终放下心来。在高加索地区,科尔从戈尔巴乔夫那里得到了首肯,统一后的德国可以成为北约成员国。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1990年8月23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表决通过加入联邦德国的决议。民主社会主义党(PDS,即统一社会党的后续党派组织)主席居西(Gregor Gysi)评论称,人民议会此举等于是表决通过了“民主德国的灭亡”。人们对此仅仅报之一笑。
图像来源: ullstein bild/ADN-Bildarchiv1990年9月12日,波恩政府同意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资金,作为对红军撤出德国东部所需花销费用的补偿。戈尔巴乔夫嫌这笔钱太少。科尔一开始态度强硬,不过到最后还是又追加了30亿的贷款。最终,签署“二加四条约”的道路彻底被扫平。
图像来源: Imago/S. Simon1990年10月3日:在纽约,二战战胜国宣布放弃在德国的所有特权,西柏林的三位市区警备司令解除一切特权。人民议会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民主德国宣布退出华约组织。凌晨零点,黑红黄三色德国国旗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顶部升起,将近两百万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两德国内反应如何?
当时在德国引起的反响不一。在联邦议院,联盟党和自民党议会党团以及部分社民党成员表示支持。但是遭到自民党人兰布斯多夫(Otto Graf Lambsdorff)和社民党人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的反对。绿党认为这对欧洲是个危险。 12月1日,联邦议院对10点计划进行了投票表决。基民盟、基社盟和自民党投票赞成,社民党弃权。科尔的10点计划在当时的东德也引起争议。以莫德罗为首的东德政府以及部分公民运动的代表表示反对,但是大多数东德民众对此兴奋不已。"我们是一个民族!"成为大规模示威的主要口号。
国际反应如何?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Bush)迅速表示赞同统一,但前提是德国继续作为欧共体和北约的成员。其他西方伙伴则心存疑虑和恐惧,担心统一后的德国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苏联则极其愤怒。联邦外长根舍(Genscher)后来曾说,戈尔巴乔夫总统很不高兴。据说他甚至称科尔是个"傻子"。
有哪些历史后果?
科尔发表讲话后,外交部与所有有关国家进行了紧张的外交接触。科尔总理和根舍外长试图打消人们的疑虑,最终将所谓的奥德河-奈斯河边境线(Oder-Neiße-Linie)视为德国东部边界。此举也促使1990年5月至1990年9月进行的所谓2 + 4谈判取得突破。所谓的2 + 4谈判指的是两个德国与法国、英国、美国和苏联就德国统一的条件进行的谈判。在1990年3月18日举行的人民会议选举中,大多数东德公民将票投给了明确支持统一的东德基民盟。统一并没有像科尔最初所规划的那样,谨慎而缓慢地启动,而是最终以紧急程序的方式实施。经过数十年的分裂之后,德国于1990年10月3日重获统一。
科尔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德国总理,他在这一职位上一干就是16年。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是他政治生涯的最高峰。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1982年10月1日,科尔(Helmut Kohl)出任联邦德国总理。而他卸任这一职位,则要等到1998年,他所在的基民盟在大选中失利。科尔随后也辞去了担任25年之久的党主席一职。
图像来源: dapd1947年,科尔就加入了基民盟,同时也是该党青年组织在路德维希港分部的创始人之一。1950年,20岁的他进入大学,先是主修法律,后来又改学历史。科尔的仕途异常顺利,1966年就已经进入了基民盟主席团。本图中,青年科尔站在开国总理阿登纳的身后。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1966年,科尔成为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基民盟党主席。1969年5月,他更是出任该州州长。两年后,在他的领导下,基民盟在州议会改选中更是获得了绝对多数,得以单独组阁。
图像来源: AP1973年7月,基民盟联邦特别党代会在波恩召开,在联邦层面上,科尔也被选为了基民盟的党主席。他担任这一职务也长达25年之久。本图中,另一名人物是当时基民盟新当选的总书记比登科普弗(Kurt Biedenkopf)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1982年,当时的社民党-自民党执政联盟出现了裂痕,自民党此时向在野的基民盟伸出了橄榄枝。随后,基民盟和自民党向时任总理、社民党的施密特(Helmut Schmidt)发起了建设性不信任案,并获得通过,自此,科尔出任联邦德国总理。本图中,施密特正在向科尔表示祝贺。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这张科尔和法国总统密特郎手拉手的照片,常常被视作德法和解的象征。1984年,两国首脑共同访问了凡尔登的一战阵亡士兵墓地。1916年,德法两国在此激战,死伤惨重,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在纪念活动中,两国首脑忽然手拉手——这一动作据称并未事先编排。
图像来源: MARCEL MOCHET/AFP/Getty Images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旋即在国际舞台上,科尔开始努力争取两德统一。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正式统一。在当天凌晨的庆典仪式上,科尔和妻子以及其他德国政治人物一同向帝国议会大厦前的人群招手。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90年代初期,东部各州民众都视科尔为统一的推动者,对他许诺的“东部繁荣”充满期待。而在期待落空后,他饱受批评。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科尔也是现总理默克尔政治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是后者的政治导师,让来自东德的默克尔先后担任其内阁中的家庭部长以及环境部长等职位。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 / dpa1998年9月,科尔再次率领基民盟出战联邦议会大选,却遭遇失利。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得以出任社民党-绿党联合内阁的总理。当年10月,德国联邦国防军用最高礼仪Großen Zapfenstreich为科尔送行。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2000年,基民盟被爆出政党献金丑闻,这也让科尔的声誉严重受损。时任联邦议会议长蒂尔泽(Wolfgang Thierse)向基民盟课以4000万马克的罚款,而基民盟党内高层也出现了分裂,科尔不得不辞去荣誉党主席职位。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2001年,科尔的妻子汉娜罗尔(Hannelore Kohl)不堪严重的光过敏性皮肤炎的折磨,自杀离世。这对夫妇共同生活了41年。本图中,科尔的两个儿子瓦尔特(Walter Kohl)与彼得(Peter Kohl)陪同父亲参加母亲的葬礼。
图像来源: AP4年后,科尔又有了新欢。2008年,科尔和比他年轻34岁的宏观经济学家麦科·里希特(Maike Richter)结婚。
图像来源: AP2012年,教皇本笃十六世访问德国,并和这位“统一总理”进行了25分钟的交谈。科尔的妻子也在一旁陪同。
图像来源: dapd为了表彰科尔对德国以及欧洲作出的贡献,2012年,德国发行了一款特种邮票。很少有人能够在世时获得这种殊荣。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