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硕:中国年轻一代对"六四"不理解
2009年4月27日德国之声:郑教授,香港大学近期关于"六四"做了一项学生民意调查,对于调查的结果您怎么看待?
郑宇硕:基本上在香港我们还是有集社的自由的,特别是在大学生的层面,他们对中国也有相当的了解。从他们比较理想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六四"是个错误,中国领导层对"六四"事件的立场应该修正。而且从比较理想的角度,他们也期望看到从平反六四开始,成为一个推进民主化的契机。
德国之声:您觉得在看待"六四"这件事上为什么内地的学生和香港的学生态度上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郑宇硕:我猜只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中国年轻的一代他们对"六四"不理解。你也可以看到这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当局对信息的控制。在国内从官方的层面以及从信息的渠道你根本就不能取得有关"六四"的正确资料。所以除非你是很有思想性、很独立思考的大学生,(否则)你很难对六四有一个全盘的、客观的了解。第二个因素呢,我相信在香港留学的大陆学生他们还是受到了中国的党团组织控制和监控的。在香港的大陆学生,主要是硕士生和博士生,也有一小部分本科生—本科生基本上都是中国的教育部挑选的,这些学生我相信他们受中国的党团组织的监控很严格。所以要么他们不出声,要是他们受到香港自由化的思想影响,他们就不如不发言。但是要是他们真的是出席这样的论坛,公开的发言的时候呢,他们一定是守着中国官方的立场来说话。这也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
德国之声:在近20年以来,大陆在媒体发展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相对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您觉得大陆的学生在"知情权"与"言论自由"方面是否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郑宇硕:的确是有一点变化。但是你可以看到国内非常有限度的一些民意调查也同样反映了,中国的年轻一代、中国的大学生对"六四"的理解是很不充分的。事实上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很有争议的一些事件,比如"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这一些事件,一般大学生也没有一个很客观的了解,一般的大学生也是跟着官方的立场来说话。因为基本上他们在中学时代就是好好念官方的教科书,他们要应付考试要取得好成绩。到了大学的阶段,一般的大学生也和西方的大学生一样,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受到就业的压力,他们所关心的是个人专业的发展,如何找个好工作。除非是很有思想性很独立思考的一小部分学生,一般对于这些国家大事,对这些有争议性的事件采取不关心的态度。
你所说的网络的新闻、网络的论坛,当然我们承认最近这七、八年的确在这一方面有相当的发展,官方的打击、官方的禁止也出现了一些漏洞,真的是不能充分控制。但是同样大家也知道中国当局对网络新闻也有很多控制的手段,他也有一个技术水平很高的防火墙。有数以万计的-你也可以说是论坛的间谍。他们也散播官方的消息和立场,同时引诱一些有独立思考的网络的作者、博客等发表一定的言论然后再去打压他们。所以我们当然看到网络言论的发展的一面,但是也同时明白中国当局打压网络言论的另一方面。
德国之声:香港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较以往紧密了很多,这些会不会引起香港政府对在香港的"六四"纪念活动的干预?
郑宇硕:这个倒不至于。因为第一,香港当局很明白,香港生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一个国际的商业服务中心。所以你要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商业服务中心好好的运作,你一定要有法制基础,一定要有集社的自由。没有这两个优势,香港根本不可能跟上海等几大中国沿海的城市竞争。所以总之香港各个方面,从中共当局到特区政府、到香港的工商界、再到香港一般的老百姓他们也明白。所以特区政府对于"六四"的纪念活动是不可能公开地镇压和制止的。
德国之声:今年是"六四"学生运动20周年,国际上对平反"六四"的呼声非常高,国内也有很多政客和学者认为该对"六四"事件有一个交代了。在您看来,当前的中央政府有没有可能对"六四"平反做出一个积极的反应?
郑宇硕:我认为这个可能性是很低的。大家也看到现在中国的领导层对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稳定还是非常的敏感,还是非常关注的。特别是现在的经济情况不好,失业的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失业问题,贫富悬殊的问题越来越严峻。所以中国的领导层还是一句老话"稳定压倒一切"。相信他们暂时也不肯碰平反"六四"这个烫手的山芋。在中国大陆他们还可以压制有关的言论和有关的活动。我相信他们也明白,一旦要平反六四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多就会认为这是一个缺口了,这是推进民主化的一个契机。所以一旦要平反六四,他们就要面对政治改革这个大的课题。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暂时看不到中国领导层愿意来碰平反"六四"及推进中国民主化这样的课题。
采访记者:萧凌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