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青岛留学五月谈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9月22日

两位德国大学生刚刚从中国回来,他们以交换学生的身份在青岛海洋大学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异国生活。奇闻轶事不胜枚举,例如:大家见怪不怪,假如出租车不会突突作响,或者油量指示灯没有发出告警信号,反倒成了反常现象。

岛城风光图像来源: dpa - Report

24岁的米歇尔和他的朋友萨巴斯提安(25岁)原本是杜塞尔多夫大学经济系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因特网上得知罗森海姆(Rosenheim)应用大学正在与中国大学联合开展一个国际商学合作项目(ICBP),德国学生可以得到5个月的留学中国机会,费用为5000欧元,食宿、机票全包。

不过,当他们二位后来果真坐在开往中国的飞机上,想象之中的中国还是新旧功夫影片里的样子。一脚踏上真实的土地,先前的幻想全被打碎了,一百多天的亲身经历令他们领略到了摩登都市、贫困落后的乡村、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当然还有保留下来的青岛殖民地时期的德国建筑。

除完成经济学专业的英文课程之外,米歇尔和萨巴斯提安还参加了中文学习班,掌握一些日常用语,以方便与青岛海洋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萨巴斯提安说:“和德国大学相比,中国的校纪非常严格,学生们每晚必须按时回宿舍,也不准抗议。”

米歇尔和萨巴斯提安一同住在海大校园里的留学生宿舍楼内,房间陈设虽然简单,倒也应有尽有——从空调到网线一应俱全。海大校园很美,好像一座植物园,绿树葱茏之中点缀着几座精巧别致的教学楼。一到周末,他们二人便外出旅游,希望多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

米歇尔说:“所谓的文化震撼倒是没有,不过当我们重新回到了德国,很多事情回头想想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作为欧洲游客,走在大街小巷的他们常常引人注目:吃吃怪笑的小女孩跟在后面,要求合影留念;对面走来的老奶奶牵着孙子的手,迅速躲闪到一边。

米歇尔和萨巴斯提安还参观了西安兵马俑,登上了中国的万里长城,除了观光北京、上海等大型都市,他们还南下广东,即使就在青岛本地,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就已不少。

为了它,也不枉此行图像来源: AP

他们还喜欢上了青岛的美食。和中国其它地区一样,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国菜肴往往多油高热量,蛋白质含量丰富,但也异常美味,而且惊人地便宜。萨巴斯提安说:“我们通常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吃什么,不过味道的确好极了,事实上,我们也不想知道得太清楚。”

偶尔装点糊涂是必要的,对于卫生标准也应该适当放宽要求,饭后来点小酒,帮助消化还能杀菌。米歇尔调皮地眨眨眼睛:“也许正因如此,我们一直没闹过肚子。而且青岛啤酒实在是便宜,一打才合3欧元。就为了这个,就值我们再去一趟。”

学期末尾,米歇尔和萨巴斯提安通过了考试,取得了交流学习的学分证明,与此同时,由于他们担任了留学生向导工作,还额外得到了项目协作者证书。现在,重现回到原先的轨道,反而格外思念那一段异国生活。萨巴斯提安说:“我们随时准备再作一个学期的交流学生,最好还是再去一趟中国。” 米歇尔的下一个旅行目标是澳大利亚,萨巴斯提安可能会去新西兰。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