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因去年12月的戒严事件遭弹劾,週二(6月3日)投票选举新的领袖,有望出现高投票率。根据韩国国家选举委员会统计,截至週二上午11点为止,已有810万人完成投票,投票率约18%。
韩国在5月29、30日举行了提前投票,有34.7%的登记选民参与,创下自2014年实施提前投票以来的第二高纪录。
选前民调中,现年61岁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49%的支持率居首,前总统尹锡悦原本隶属的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则以35%位居第二。
李在明在2022年的选举以些微差距败给尹锡悦。他週一在最后一场造势活动上承诺,若当选将振兴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并修补因尹锡悦被弹劾而加剧的国内分裂。
李在明主张,若是让金文洙当选,尹锡悦的“叛乱势力”就会重新掌权,并宣称那将意味著“民主的毁灭、人权被剥夺、戒严体制常态化,以及我们国家堕落为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
73岁的金文洙则批评李在明是“独裁者”,称李在明若当选会报复政治对手,并推动立法摆脱自己的法律问题。他在一场造势活动中质疑,“李在明现在正试图掌控韩国所有权力,建立如同希特勒的独裁体制。”
李在明当前面臨多项涉及贪腐的司法调查与诉讼。选举前,首尔高等法院将他涉及违反选举法的再审延后至6月3日投票之后。
韩国民众国会外集会 要求尹锡悦下台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新任总统将面臨中美两难
除了社会对立外,韩国新任总统将面臨与美国和中国的外交政策挑战。虽然美国是韩国对抗朝鲜最重要的盟友,但特朗普上任后,韩国在贸易和安全问题上备受美方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仍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日韩三国更同意加速自贸协定谈判。
首尔庆熙大学的中国外交政策专家朱在宇(Choo Jae-woo,音译)向DW表示:“胜选者将很快面臨许多重大议题......新任总统首先必须与特朗普接触,希望由此开始制定接下来的政策。对韩国来说,最大的担忧是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以及韩美军事同盟定位改变,包含驻韩美军的角色。”
此前《华尔街日报》消息指出,五角大厦正考虑从目前驻扎的2万8000名美军中撤出超过4000人,转移到关岛或印太地区其他据点。美国和韩国皆未证实相关报道,但特朗普曾多次威胁,除非韩国政府支付更多驻军费用,否则将撤军。
目前,美国的军事部署从日本延伸到所罗门群岛,旨在台湾和中国发生任何冲突时保障后勤支持。这些举动引起中国和朝鲜不满。看看美国在亚太地区做了哪些安排。
图像来源: Louis Thompson Staats IV/U.S. Navy/ABACAPRESS/picture alliance 美国防长奥斯汀宣布与菲律宾达成协议,使美国能够进入菲律宾的另外四个军事基地。如此一来,美国军队便能紧盯两个关键地点: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争议地区。据官员称,每天都有大约500名美军士兵在菲律宾执勤,该国允许美军在指定的菲律宾军营中停留。
图像来源: Ted Aljibe/AFP/Getty Images在与菲律宾防长加尔维兹(Carlito Galvez Jr.,图右)于马尼拉一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防长奥斯汀表示,加强联盟的努力“在中国继续推进其在西菲律宾海的非法主张时尤为重要”。作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责美国通过新的军事安排追求“其自私的议程”,称这是“加剧该地区紧张局势并危及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为”。
图像来源: Joeal Calupitan/Getty Images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在首尔宣布,将增加在朝鲜半岛部署的先进军事设备,包括战斗机和航空母舰,以促进联合训练和规划。他和韩国国防部长李钟燮就扩大美韩联合军事演习达成协议,还讨论了2月份模拟演习的准备工作。朝鲜在2022年试射了几十枚导弹,包括可能具有核能力的导弹,旨在打击韩国和美国本土的目标。美国因此在去年恢复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以加强对平壤的威慑。朝鲜官方对此表示,它准备以“最具压倒性的核力量”来反击美国的军事行动。
图像来源: Louis Thompson Staats IV/U.S. Navy/ABACAPRESS/picture alliance 2023年1月,美国和日本同意调整美国在冲绳岛的驻军,部分原因是为了加强反舰能力,为中国入侵台湾或在中国南海或东海发生其他敌对行为时做准备。日本是美国在本土之外驻军最多的地方,包括大约1.8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其中大多数人都驻扎在冲绳岛的主要基地。尽管日本和台湾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它们有着密切的非正式关系,并且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活动有着共同的担忧。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T. Yamanaka美国今年初重新恢复了自1993年以来关闭的美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美国务卿布林肯称这是对印太地区伙伴关系的承诺。去年4月索罗门群岛与中国签署的秘密安全协议引发了西方大国的担忧,即索罗门群岛可能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提供一个立足点。美国国务院表示,重开那里的大使馆是对抗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优先事项。
图像来源: 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美国与台湾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却是台湾的主要军事支持者。几十年来,华盛顿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去年8月前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域展开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实弹军演。接着在9月,拜登政府宣布了价值11.6亿美元的第6度对台军售案。美参院更在去年底通过《国防授权法案》,该法计画未来派遣美国政府官员长驻台湾,以强化美台双边合作。
图像来源: Taiwan's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AFP 美国特洛伊大学(Troy University)首尔分校的国际关系教授品克斯顿(Dan Pinkston)告诉DW,“无论谁上台,都必须找到方法管理与美国的关系,恢复某种可预测性或稳定性。”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两国关系也存在紧张因素。去年,中国进口了约1330亿美元的韩国商品,占韩国总出口的19.5%,略高于美国的1284亿美元(18.8%)。
近期韩国不满中国于黄海争议水域的“暂定措施水域”(PMZ),擅自设置海上设施和浮标。北京声称该设施属于双边协议下允许的渔业项目,用于协助鲑鱼养殖,韩国则质疑中方欲藉此进一步侵占有争议的水域,并加强北京对更多海域的主权主张。
朱在宇指出:“此事相当敏感,将使新总统陷入两难,因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将出席今年在韩国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新政府不希望激起反中情绪,担心习近平可能会取消出席峰会。”
日本关注首尔动态
尹锡悦任期内,韩国与日本的关系相对平稳,这与共同民主党籍的前总统文在寅任内的日韩关系形成鲜明对比。
京都立命馆大学韩日政治学者车睦源(Cha Mok-won,音译)表示:“传统上,共同民主党偏向中国和朝鲜,政策上常带有反日甚至反美的倾向。”
由于李在明可能成为下一任韩国总统,日本政府也担心在李在明执政下,若新政府聚焦于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暴行历史,两国关系可能再次恶化。
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关于台湾问题的公开表述激怒北京,掀起了一场外交风波。中韩建交仅有30年时间,双边关系从一开始的顺风顺水变得跌宕起伏。
图像来源: Geisser/imago images韩国总统尹锡悦4月19日在接受路透社专访谈到台湾海峡局势说,韩国和国际社会站在一起,反对试图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他还说:“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和台湾之间的问题,也和朝鲜问题一样,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次日中国外交部召见韩国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称尹锡悦的言论“完全不可接受”。韩国外交部同日也召见中国驻韩大使,就中方评论韩国总统涉台发言表达抗议。两国关系再度蒙上阴影。建交30年来,中韩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图像来源: Daewoung Kim/REUTERS1992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图为韩国外长李相玉(前左)和中国外长钱其琛在北京签署、交换建交联合公报。之前一天,韩国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使台湾失去了亚洲最后一个邦交国。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YONHAPNEWS AGENCY1992年9月,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1995年资料图片)在两国建交数周后便出访中国,会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人。双方签署了《中韩贸易协定》、《中韩投资保护协定》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图像来源: Choo Youn-Kong/dpa/picture alliance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任期间,中韩关系被提升为 “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2008年5月,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时,两国关系被再次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图为中国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访问韩国时受到李明博的欢迎。
图像来源: AP上世纪末以来,韩中之间的商贸、文化、人员交往日趋密切。2021年数据显示,韩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为5万多人,中国在韩国的留学生超过2万,各自在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中人数均居第一位。中国成为韩国企业投资的热门选择。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拥有大量爱好者。韩国也一度成为中国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图为首尔景福宫前的中国游客(2014年)。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E. Jones朴槿惠(图:2016年在杭州参加G20 峰会)任韩国总统期间也多次访问北京,2014年习近平也曾访问韩国,中韩两国关系被认为i进入“蜜月期”,两国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进一步密切。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How Hwee Young鉴于朝鲜发展核武能力对韩国构成的安全威胁,2016年,韩国政府决定部署美国的萨德反导弹系统(THAAD)。由于其雷达有探测到中方的潜在能力,被中国认为会对其国土安全造成影响。在反对无效后,北京对韩采取多项反制措施,包括对禁制韩国媒体及艺人演出、旅游封锁等。这些措施也导致中韩关系迅速冷却。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Chung Sung-Jun由于部署萨德系统的地皮,是首尔政府向韩国乐天集团置换而来,该零售业巨头成为中国官方和民间报复的目标。一时间出现消费者抵制乐天、示威抗议,甚至供货商断供,数十家乐天超市被“勒令停业”。此外,三星手机、启亚汽车等韩国品牌的销量也暴跌。中国旅行社纷纷下架韩国游,让韩国旅游业受到冲击。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Imaginechina/X. Congjun2017年11月,中韩达成共识,韩方表明不考虑追加新的萨德系统;对既有的萨德系统在使用上进行必要的限制;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不发展韩美日三方军事同盟及无意损害中方安全利益。2017年时任总统文在寅访问中国以后,两国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YONHAPNEWS AGENCY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在韩国最大单一收入来源半导体出口中,对华出口超过四成。2022年8月韩国《中央日报》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19.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种“机会”,而75.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种“威胁”。图为抗议文在寅政府与朝鲜亲善政策的韩国民众打出反中标语(2018年4月,首尔)。
图像来源: DW/A. Freund现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右)2022年5月上任后表现出更积极向美国靠拢的路线,表示将加速萨德系统的部署建设。韩国2022年5月正式加入美国牵头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并于8月宣布加入美国主导、包括日本、韩国和台湾的“芯片四方联盟”,其目的除强化供应链,也包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
图像来源: Evan Vucci/AP/picture alliance种种迹象表明,韩国正在力图减少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性。在2022年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孙兴杰在《明报》撰文称,目前中韩需要拓展合作领域,在安全议题上沟通协调,“补齐安全合作短板”。图为韩国星洲郡部署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2017年9月资料图)。
图像来源: Choo Sang-chul/Newsis via AP/picture alliance 朱在宇指出,新总统的首场重要演说将在8月15日,也就是韩国结束二战殖民统治的纪念日。“如果新任总统在首次演说中表现得‘尖锐’,那将为他整个任期(对日关系)定下基调。”
朝鲜也将是新政府的一大关切重点。尹锡悦政府中止了与朝鲜的沟通管道,品克斯顿认为,“如果李在明当选,我相信他会尝试重启与朝鲜的关系,但只有一边,孤掌难鸣,我认为金正恩几乎不可能有所回应。”
朱在宇也同意,金正恩将继续对韩国“冷处理”,因为平壤仍将首尔视为美国的盟友,对朝鲜持敌对态度。
什么导致朝韩关系再度降至冰点?
DW记者Julian Ryall对此文有贡献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