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 欧洲空间局局长沃纳(Jan Wörner)指出,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同于冷战年代,参与航天事业的国家数量已经达到了70多个。他认为,参与航天的国家越多,取得成就的几率也越大。
除了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印度等传统航天大国,南非、尼日利亚、越南、阿联酋、新西兰、澳大利亚、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国也在积极开展航天计划。对于沃纳而言,这里有着巨大的国际合作潜力。"竞争固然是一大驱动力,而合作则可以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主任爱恩方德(Pascale Ehrenfreund)则表示,欧洲现在最中意的合作对象是中国。她说,中国现在正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太空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的航天计划,正在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推进,同时也对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而且,欧中之间已经有不少航天合作项目,其中就包括即将在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
按照计划,中国的"嫦娥四号"将会在月球背面进行软着陆,成为首枚登陆月球背面的人类航天器。登月舱内将搭载来自德国、荷兰、瑞典的科研设备。而在载人航天领域,欧中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如果几年后国际空间站按时退役、而中国空间站按时升空,欧洲宇航员将只能借助中国人的力量去执行长期太空任务。欧空局局长沃纳甚至还希望,将来中国进行载人登月、载人探索火星时,也能与欧洲开展合作。"中国有登月或者更远大的计划,俄罗斯也有,美国也有,我们欧洲也有自己的计划。这很好,所以我们应该合作。"
欧中宇航员共同训练
不过,许多人都对与中国的合作抱有疑虑,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欧洲的许多企业都饱受侵犯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等问题的困扰。在航天领域,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宇航员出身的欧空局宇航员中心主任德维尼(Frank de Winne)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太空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自然会带来合作。"即便是在冷战年代,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也曾与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开展过对接任务。"
德维尼承认,如今,美、中、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而即将实现的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也将大大增强中国的竞争地位,"但是我们欧洲人可不这样看问题。欧洲认为,太空探索必须在合作的框架下实施。"
德国宇航员毛雷尔(Matthias Maurer)、意大利宇航员克里斯托弗莱蒂(Samatha Cristoforetti)已经在欧空局宇航员中心学习了好几年的中文,就在去年,两人还与中国航天员进行了几次共同训练任务。宇航员中心主任德维尼说:"我们想看看我们欧洲的宇航员是否能够与中国同行一起执行航天任务。"
航天必须超越国家思维
二十年前,中国的航天预算还非常低。即便到了今天,中国政府在航天上的投入也没有超过美国或者欧洲。不过,随着中国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个中国的科技行业都会被带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主任爱恩方德就指出,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全新商业模式,"中国人正在开辟太空新时代。"
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意味着激动人心的前景,他们进入太空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而对于已经48岁、但还从来没有获得上天机会的德国宇航员毛雷尔而言,时间已然不多了。曾与中国航天员一同训练的他,想过去中国空间站,还想过和中国同事一起登月。
欧空局宇航员中心主任德维尼说:"如果我们欧空局的宇航员想要离开欧空局,去其他国家进行太空飞行,他们尽可以享有这个自由,我们不会试图阻拦。但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宇航员,绝大多数依然是政府部门雇用的,今后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改变。"
而欧空局局长沃纳则强调,登月不应该像60年代那样成为一场国家之间的竞赛。"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多方合作的开放式登月理念,它将跨越国界、跨越地球上的一切危机。"
40年前的8月26日,来自前东德萨克森州的西格蒙德·亚恩(Sigmund Jähn) 成为飞往太空的第一个德国人。在当时的东德,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件。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ass/Psuhkaryov1978年8月26日,41岁的亚恩和苏联宇航员瓦列里·比克夫斯基(Valeri Bykowski)一起飞往礼炮6号(Saljut 6)空间站。两人在那里生活了7天零20小时。亚恩用光谱仪观察地球并进行了晶体材料试验。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返回地面时,由于降落伞没有立即打开,太空飞船在落地时受剧烈震动,亚恩也因此背部受伤。此后,背部伤痛一直伴随着他,但他对此却不愿多说。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ass/Psuhkaryov返回后,亚恩在前东德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民众为之欢腾,前东德领导人也借此发出政治信号:不要小瞧我们!在太空飞行领域,前东德当时比西德领先数十年。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亚恩不仅在前东德成为偶像级人物,社会统一党还派他前往西德,促进双边关系。1982年,亚恩在杜塞尔多夫和西德共产党青年团成员举行了会面。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Klaus Rose早在亚恩的太空之旅前,昔日的卡尔马克思城,今天的开姆尼茨就创建了宇航员中心——一个可以让孩子们在这里体验宇航员生活的技术博物馆。该馆建于1964年,最初是为了纪念加加林1961年进入太空。今天,该博物馆以西格蒙德·亚恩命名。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Willnow在亚恩太空之旅的次年,其家乡莫根罗特—劳滕克朗茨(Morgenröthe-Rautenkranz)就举办了苏联与民主德国首次航天展,今天,这里常年举办德国航天展。亚恩也不时前来做客。2015年,他在这里发表了演讲并为大家签名。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K. Mädler这样的机会不同寻常。2013年,所有在世的德国航天员共聚一堂,参加科隆"envihab医学航天中心的落成典礼。从1985年以来,亚恩一直致力于促进宇航员、航天员之间的交流,并参与了世界航天员协会的创立。
图像来源: DW/F. Schmidt2013年,亚恩和俄罗斯宇航员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Anatoly Solovyev)一起在艾伯斯瓦尔德(Eberswalde)为苏联诗人、歌唱家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Vladimir Vysotsky)的浮雕揭幕。维索茨基不仅在俄罗斯深受欢迎,其犀利的语言风格也让他闻名于世。在前苏联时期,他是为数不多的敢于批评社会问题的人。
图像来源: Vitaliy Kropman两德统一后,亚恩为宇航员培训倾注了所有热忱,也在莫斯科的卫星城为欧洲航天局以及德国宇航中心担任咨询。退休后,他终于有时间陪陪孙子雅各布了。这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如今雅各布已经长成了小伙子。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直到今天,亚恩仍然在向新一代的宇航员们传授经验,尤其是俄罗斯的宇航经验。2018年,在德国宇航员亚历山大·格斯特( Alexander Gerst)飞往国际空间站前, 亚恩也参加了相关准备工作。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T. Kör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