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媒体一周记要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5月27日

最近一周,虽然陈水扁“五二零”讲话放出了关系缓和的风声,但台海局势却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有恶化的趋势。北京国台办发言人日前正式发表谈话,再次拒绝陈水扁“五二零”讲话放出的风球。香港媒体最近一周就此进行了大量的评论。

香港风云图像来源: Peter Lok

关于陈水扁“五二零”讲话的内容,香港《明报》二十一日的社论说:“陈水扁昨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篇圆滑机敏、面面俱到、充满模糊空间却又让人可以清晰体会其坚持台独立场的文字游戏之作。文章写道:“陈水扁就职演辞的最大危险之处在于,再次完全否定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虽然这样一篇未提“台独”的就职演说可以避免两岸发生即时战争的危险,但是,只要陈水扁不放弃其“台独”立场,不对“一个中国”的原则作出明确、正面、积极的回应,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实在让人担忧。”

《信报》署名“陈子帛”的专栏文章的标题是《渐进式台独依然可见》。文章说:“围绕北京先发制人的五一七声明和陈水扁的五二○就职演说,台海局势似乎进入一个新的临界点。在外界的解读上,模糊空间进一步收窄,回旋余地进一步萎缩,妥协的可能性进一步消失。”

文章说:“五一七声明不再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不再提‘不排除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随着‘统一法’立法程序的即将启动,已经呼之欲出。对陈水扁的政治定性以及把2006年台湾制宪看作台独时间表,这一事实说明,中南海在台湾问题上已经凝聚‘这是最后斗争’的共识。”(chinesenewsnet.com)
  

文章写道:“笔者注意到在北京五一七声明发表之后,台湾方面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若干政治信息:一是台独大老彭明敏在接受《台湾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独派可能做最大让步的底线,一个中国绝不能作为两岸谈判的前提,顶多只能当成议题。而一中的内容,如果像共和联邦一样,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不涉及一国两制,让台湾可以加入联合国,并在国际社会不受打压,则可以勉强接受;二是台湾的新科陆委会主委吴钊燮在五一七之后表示,在找寻最终解决方案之前,两岸应寻求某种过渡方式管理彼此的互动,认为美国学者李侃如和蓝普顿曾经提出的的“改良式中程协定”,是可以接受的。……(所谓改良式中程协定,即在架构协定所涵盖的数十年间,台湾可以继续主张自己是独立且有主权的国家,但须放弃宣布独立的法律行为;北京可以宣示一中,宣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须放弃武力威胁。在此基础上,北京和台北将达成一些条件,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包括允许台湾加入全球性及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在陈水扁就职演说中,彭明敏和吴钊燮的上述观点并没有获得完整的展示,但是字里行间却有蛛丝马迹。区域整合、欧盟模式、和平稳定架构协定以及和平发展委员会等等,似乎是陈水扁式的思考方向。”e

wsnet.com)
文章最后分析道:“北京五一七声明中的“七项远景”,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共同构造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框架,以适当方式保持两岸密切关系云云,尽管其前提和台北所坚持的东西大相径庭,相去甚远,短期内也不可能寻找到交集点,但可以说,围绕台海局势互动,大陆、台湾以及自觉或不自觉介入台海局势的美国,从五一七声明乃至五二○就职演说之后,正在酝酿和营造新的政治博弈氛围。”

与此同时,亲北京的香港《文汇报》则发表大陆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的文章,称陈水扁无非是“骗、变、扁”。文章说:“陈水扁的“演说词”,调子虽较“3.20”当选后和“5.20”就职前明显降低,这自然是台湾岛内、国际形势、特别是祖国中台办和国台办声明所施加重压的结果,但仍一未接受“一中”原则,二未放弃“台独”路线。两者都是很明显的。全篇有26处把台湾称作或当作“国家”,有七处称“中华民国”,并要求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如参加WHO等。全篇虽无“主权独立”、“独立建国”、“制定新宪”等明显字眼,但若明若暗地表露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所有这一切,不是“台独”理论、路线和行动是什么?”

李家泉的文章分析道:“展望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们看到陈水扁在“演说词”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强烈压力,虽然挑□中国大陆的一类话,不得不有所收敛,从而可以预见两岸关系在近期内可能有所缓和。但从长远看,两岸间的根本矛盾仍未解决,潜在的对立和对抗,随时仍有可能激化和表面化。”

(德国之声驻香港记者:邱震海)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