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媒体报导陈良宇各有独家角度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9月28日

本周,中国国内局势发生的最为重大的事件,就是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突然免职。这一事件的特点和影响到底如何?另外,有日本“鹰派”之称的安倍晋三本周正式上任日本首相,中日关系到底是面临新的危机还是新的转机?对此,本周香港媒体都有独家报道和分析。德国之声香港特约记者综述如下。

陈良宇的倒下说明什么?图像来源: AP

对于胡锦涛这次处理陈良宇事件的手法,一些香港舆论认为有点类似一九七六年中共高层平定四人帮的做法。香港《太阳报》昨天发表独家报道,题目是《防陈良宇倒台动乱,部署如平定四人,沪武警总队易将》。报道说:“中共中央突然重手查处政治局委员兼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胸有成竹,震惊中外,原来,中共中央在处理这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之前,为避免上海出现难以预测的混乱,一周前突然把上海武警总队指挥官易将,将武警陕西省总队总队长刘洪凯少将调任为武警上海市总队总队长;身兼武警上海总队第一政委的上海市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吴志明,事前被安排出国访问。中央在动手前,已经牢牢控制势力和地位都不容轻视的上海武警部队。”

报道接着写道:“不过,原上海武警总队队长辛举德的去向却不为人知。据了解,辛举德今年五十五岁,还有三年才到退役年龄。武警高层普遍认为,中共在处理陈良宇之前突然对上海武警指挥官进行调动,是防止装备精良的武警部队在关键时刻难以控制。另外,新任代理上海市委书记的韩正前天召开党员领导干部大会时,上海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长、武警上海总队第一政委吴志明没有出席会议,惹来极大猜疑。上海市公安局人员在接受记者查询时非常谨慎,仅简单透露吴志明正外访,“没有涉及(陈良宇)这个事。”市政府新闻办也表示,外界的猜测没有根据,吴志明目前正在外国访问。”

报道写道:“中共中央这次先调换市武警总队长、再免去市委书记职务的调查手法,与当年平定“四人帮”的手法如出一辙。一九七六年,中共粉碎“四人帮”时,为防止“四人帮”在上海策划反革命武装叛乱,也突然调派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苏振华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主持工作。现年五十四岁的吴志明是江苏扬州人,十六岁起当工人,现不仅是主管上海公安、检察、法院系统的市委常委,还兼任公安局长、武警上海总队第一政委,素有上海“九门提督”之称。上海市民都这样形容他,“官虽不大,平常也不显得怎麽重要,但关键时候比甚麽都管用。”本月十四日,吴志明还在上海公开露面,不过,在陈良宇下台前一段时间,他忽然缺席众多重要场合。如本月十五日,“武警上海指挥学院”更名为“上海政治学院”的仪式,身兼武警上海总队第一政委的吴志明却没有出席。”

另外,香港《明报》本周引述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指出,陈良宇的下台表明江泽民已没有力量来保护江派人马,他现在也不处在能影响胡锦涛挑选新领导人的位置。报道写道:“免除陈良宇的举动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将深受欢迎,同时也给胡锦涛的政治形象增加光彩,他已在一场平静的宣传攻势中,将自己描绘成一位体谅那些没有从中国经济改革中获益的贫穷老百姓的领导人。此外,胡锦涛还用宣布陈良宇被免职,来强调中共对清理政府的决心。”

与此同时,在中国对外关系方面,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上任,中日关系到底是面临新的转机还是新的危机?本周香港《太阳报》发表评论题为《“安倍时代”:中日须完善对话机制》。文章写道:“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经济产业相二阶俊博二十五日在湖南长沙同中国副总理吴仪举行了会晤。据共同社透露,二阶传达了自民党新任总裁安倍晋三的话,称‘日中关系极为重要,为促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我们将不惜一切努力’。二介俊博是日本政坛的老资格人士,属于对华温和派,也是小泉任期后期直接打开中日东海能源谈判僵局的有功之士。去年九月日本众议院选举之前,小泉内阁中的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是个对华强硬派人士,由此中日东海能源冲突急剧上升。但去年十月二介俊博上任经济产业大臣后,以谈判替代对立,以温和替代强硬,使中日开启了和平商讨领海和能源纠纷的先例。一年来,虽然仍时有摩擦,但中日在东海问题上的谈判一直在进行之中。”

文章写道:“中日之间急需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一、战略对话机制;二、纠纷谈判机制;三、危机处理和管理机制;四、军方对话和交流机制。这四大机制中,有些已经确立,但尚有待完善,如战略对话机制和纠纷谈判机制(其中就包括东海谈判机制),而有些则尚为空白,有待确立,如危机处理和管理机制,以及军方对话和交流机制。人们必须认识到,中日之间正在经历两国千年交往史上首次最为重大的国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调适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将延续数十年时间;因此中日关系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以机制来确保调适期双边关系的基本平稳发展。”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跳转至下一栏 DW热门报道

DW热门报道

跳转至下一栏 更多DW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