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看“六四”
2004年6月6日文章写道:“决策者如能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权,完全可以和平方式平息学潮;即使以武力驱散民众,也只需水炮、催泪弹,一上场以坦克开路、发射体内爆炸的子弹,是丧失人性的报复亢奋。”。关于决策者的偏听、偏信和专断,文章在指出邓小平偏听偏信李鹏、李锡铭和陈希同的一面之词后写道:“极左分子多半以极左行为掩饰其贪污、腐败、造假的恶行。……邓小平大力推行经改有功绩,但他偏听偏信陈希同之流的汇报,铸成本可避免的流血悲剧,这是无法从他的历史中抹掉的过失。”
文章最后在评论中国法制不健全时写道:“八九学潮中高层的最大分歧,在对学生请愿的定性。……谁的实权大,谁抓'枪杆子',就是真理、法律的化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毛泽东以来家长制的教训。”
与“六四”十五周年几乎遥相呼应的是,香港政治局势因“名嘴”封咪而再起风波。香港民主派人士和北京互相指责对方向香港媒体施压或造谣诬蔑。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最近北京的对台港政策正在日益收紧。对此,香港《苹果日报》今天发表署名“张华”的文章,题目是《北京的台港政策为什么向左转》。
文章说:“北京的对外政策近日急速“左”转,变得愈来愈强硬、僵化,而且不顾后果,特别是香港和台湾政策,跟以往克制、理性的做法相比,今天中共高层在处理香港的民主化等问题上,意气用事显而易见。这种变化,其实跟中共内部激烈的权力斗争有很大关系。……中共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基层的领导都坚信:宁左勿右,左派是“革命的进步力量”,右派则是“腐败的落后势力”。历次政治运动也表明,左派犯错只会被批评,右派或自由派则可能丢乌纱,甚至掉人头。因此,在重要关头,只有表现够左才能获得信任或委以重任。”
《苹果日报》接着写道:“中共近年极力鼓吹的爱国主义,当中有不少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现在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绩,党内和民间的排外、自大表现愈来愈明显,也对中共领导层造成压力,要他们在对外政策上及时反映国力的上升。因此,党内斗争激烈时,在对外政策上表现得强硬一点,免受批评,是自我保护的手段。内政上已没有“左转”空间,改革开放绝不可能走回头路。因此,对外政策特别是港台政策是他们表现强硬的最好选择,既不受党内批评,也不会出现灾难性后果,最多被西方传媒谴责。”
在外交方面,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内出访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乌兹别克四国。虽然临行前有消息说,胡锦涛临时取消了赴美国参加西方八国峰会,但一个月内中国领导人温家宝、吴邦国和胡锦涛先后密集访问欧洲,还是引起了香港舆论的密切关注。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由五月二十二日开始访问俄罗斯、保加利亚、丹麦、挪威四国;在此之前,温家宝于五月二日至十二日,先后访问了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和爱尔兰,并成为欧盟东扩后首位到访的外国首脑。香港《太阳报》的文章说:“中国三巨头在一个月内密集访欧,突显欧洲在中国新领导层的多边外交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温家宝、吴邦国访欧都提及台湾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三位最高领导人在一个月内接踵出访欧洲,共访问十二个欧洲国家,这种外交安排是中共建政五十多年以来所罕见的,显示中国重视发展对欧外交,以抗衡美国的单边主义,建立多极化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