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外企抱怨“仍受欺负”
2017年3月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 )周二(3月7日)发表的报告里指出,中国政府对制造业的补贴、扶持等政府行为是对外国驻华企业的歧视,也会造成市场扭曲、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该报告特别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了批评。德新社援引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尔克·伍德克(Joerg Wuttke)称,"在华欧洲企业失望情绪渐涨,来自欧洲的对华投资量下降就是具体表现。"
2015年3月,李克强在当年中国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该年5月8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而到2035年,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将赶超德国和日本。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中国政府将本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等原则。
去年年底,位于德国柏林的智库机构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北京当局制订的一份雄心勃勃的规划,旨在让中国经济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尤其是创新型制造企业将在今后数年内获得中国当局的大力扶持。报告称,从长期来看,该战略的一大目标就是在高端产业中让中国技术取代外国技术,并且提高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报告还揭示,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斥资对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进行扶持,同时对这些行业的外国企业设置种种壁垒。
“打开计划经济的工具箱”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本周二(3月7日)表示,"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际上是中国政府重新"打开计划经济工具箱","让国家扮演起主导经济的角色。"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5日在中国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将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伍德克对此表示,欧洲驻华企业对这样的表述再次持"怀疑态度",他说,"我们听过太多次这样的承诺了,而事实是很令人失望的。"
中国欧盟商会最新的报告里举例说,欧洲企业要获得中国市场准入,特别是想尽快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不得不做出提供技术信息换取市场准入的交易,比如在电动汽车这一领域。同一报告还说,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本国企业提供数十亿的扶持资金,好比过去对钢铁和光伏行业的扶持,而导致成这些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因倾销指责等和国际同行之间的纠纷,甚至制裁。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昨天(3月6日)接受美国财经资讯电视台CNBC采访时也谈到了中国本土保护主义问题日趋严峻的问题,他说:"无论是和日本、美国或是德国在欧洲的邻国交流时,得到的反馈都是类似的,大家都感到中国的保护主义情况加重。"这位德国驻华大使还举例说:"服务行业基本没有限制。但是许多想在中国建厂制造商品的外国企业,则必须和中方伙伴成立合资公司。常见的情况还有,这些外国公司被中方要求转让技术信息。这样的做法是有违世贸规定的,但在中国却越来越普遍。这些都是我们从德国企业得到的负面反馈。"
不受国籍限制 享受平等待遇
德国工商大会北京代表处(AHK Beijing)首席代表富雅莉女士(Frau Alexandra Voss)向德国之声中文网表示,"中国市场可为德国企业提供诸多合作机会,特别是在工业制造现代化这一领域。而德国企业在中国也应当在德方感兴趣的领域不受限制的、公平的和中方企业合作的机会。更多的中国市场准入机会以及互利双赢是德国企业的主要诉求。我们作为德国驻外的工商联合机构一直保持和中方伙伴的开诚布公的对话和沟通,而且在今后也会继续这么做。"
中国欧盟商会在3月7日的报告里要求,"所有企业,无论来自哪国,都应该在中国受到同等待遇。"报告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在于用本国产品取代进口,同时,在中国本土企业可以自行填补技术空缺的那些领域,让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愈加困难。德新社援引伍德克的话说,其目的"就是要排挤外国竞争同行和进口商。"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