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崇恩:“我们真正想做的是让各国政府能够明确表态”
2025年11月11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国安法》2020年6月通过后,黎智英随即因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串谋刊印及发布煽动刊物罪”,同年12月入狱至今,该案却迟至2023年才开审。历经多次延期,今年8月28日审判终于完成结案陈词,但法庭休庭至今,仍迟未作出裁决。
多年奔走 寻求国际社会发声
黎崇恩自从父亲入狱至今,长期替父亲奔走,寻求欧美国家发声关注,至今已走访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去年他与英国外相拉米(David Lammy)会面,今年更拜会华府与美国官员与国会议员。黎崇恩在11月10日对DW表示,“我们真正想做的,是让各国政府能够明确表态。”
他直言,以现况来看,他父亲在香港几乎不可能获得公正审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国际层面替他发声,替他寻找出路。”他认为,唯有让国际社会看见香港政府的作为,他们才会明瞭,“香港当局在对待我父亲的方式上,已经严重违反国际准则。”
问他怕不怕因此惹祸上身,他苦笑,“我怕也没有用,当然会有些担心,但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迁居伦敦 就近参与国际倡议
此次获邀参与首届“柏林自由会议”(也称柏林自由大会),盡管只有5分钟的发言时间,他仍特地飞来。
他在会中提到,盡管明白父亲的决定,但他偶尔会想,如果当初父亲选择下半辈子过著安稳的日子,而非选择留在香港,“我想他现在可能或许能在这里的某个角落微笑,或等著要去接孙子放学。”让他想来仍不禁感伤。
随著父亲入狱,黎崇恩的人生也天翻地覆。他透露,父亲被捕当时,他人正在台湾谈生意。原本只打算待几个月,却因为回不了香港,就此在台湾定居下来,“我们很开心,台湾人对我很好”。没料到的是,这一住就是5年,他也预计很快就能拿到永久居留证。但为了更方便参加国际倡议活动,今年初他决定带著全家搬到伦敦。
对香港政府释放黎智英仍抱期待
黎崇恩坦言,案件结案陈词完成至今,家属对于何时宣判毫无知悉只能等待。“我当然有点hopeful”,他认为,如果最后香港政府释放黎智英,其实对所有人都有好处,既能证明香港是一个法治国家,也不会受国际社会谴责囚禁政治犯。
对他而言,他父亲是一个愿意为信念放下一切的人,他因为捍卫自由与民主而入狱,“这样的人,应该是整个自由世界都挺身支持的对象。他应该要回到家人身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