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三度问鼎总理
2013年9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当默克尔初登总理宝座的时候,不少人质疑,她是否具备总理所应有的魄力。当时,恐怕没有谁会相信,这位女性竟然会第三次当选。在联邦德国迄今的历史上,只有第一任总理阿登纳(Konrad Adenauer,1949至1963年在任)和"两德统一"总理科尔(Helmut Kohl,1982至1998年在任)连任过三届以上。
然而默克尔并非是碰运气或是搭顺风车才当上的总理。在她入主总理府之前,就早已显示出强大的权力意愿。在基民盟深陷献金丑闻的时候,她通过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向其政治导师科尔表示效忠。此后不久,她就成为基民盟的党主席。而在科尔担任总理期间,她已经在其内阁中积累了当部长的经验。
欧洲的象征性人物
默克尔的政治本能、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技巧以及出色的适应能力,都使她成为德国乃至欧洲当前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
德国将带着强大的姿态走出这场危机,这是她对公民的许诺。事实上,从这几年的良好经济数据和就业率来看,她似乎兑现了这个承诺。在国际上,她始终以德国国家利益最坚决的捍卫者形象出现。不管是在八国集团峰会还是欧盟峰会上,她都传递着一种印象,那就是德国纳税人的钱在她手里保管的非常妥当。在英美等盎格鲁萨克森国家,默克尔被视为世界最有权势的女性。
在欧洲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她成为欧元拯救政策的象征性人物。默克尔说,不仅德国,整个欧洲都应该以更强的姿态走出这场危机。为其他国家提供救助资金,可以,但它们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她的政策核心。这也是她提高欧洲经济竞争实力的途径。
默克尔改写了基民盟历史
在国内,默克尔也为自己的党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最初,她在基民盟内部有许多竞争者。但他们不是知难而退,就是被她推挤到边缘位置,或者是在丑闻上栽了跟头。一旦发现自己的队伍中有不忠诚或者政治上软弱的成员,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剔除。政治需要权力。她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促成很多纲领性的改变--以保证基民盟继续占据政治舞台的中心地位。像义务兵役制、发展核能以及传统家庭观念都曾经是基民盟价值信仰的核心。而默克尔却在2011年通过退出核能的决定改写了这一切。
批评者说,她把自己的党派立场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更靠近社民党的路线,指责她走机会主义道路。一些基民盟成员可能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才另立门户成立了反对欧元的新党派"德国另有选择"(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对于年轻人来说,默克尔的路线看起来更有成功的希望:在一项问卷调查中,18岁以下青少年心目中最支持的党派排名表上,基民盟已经从2009年的第三位上升到如今的第一位。
危机时期的中流砥柱
数年来,默克尔在民众中取得了相对较高的支持度。这也是她刻意经营的形象政策成功之处。在经济危机的动荡岁月里,这位女总理的作风符合德国人渴望稳定、寻求方向的心理需求。政治学家克尔特(Karl-Rudolf Korte)这样描述默克尔的形象:"虽然有那么一些缺乏激情而谨慎内敛,但却严肃而真实,让人感受到她是在为选民服务而奔波,并不是为了自己。"
对外,默克尔也是稳定信号的传递者。她的发型几年来几乎未变,着装打扮也始终中规中矩,永远是单色西装上衣配黑色西裤,再简洁不过。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默克尔在电视新闻里出现时,都是大家习惯了的那个样子,波澜不惊。她这一形象政策在这次选战期间的柏林火车总站就可见一斑,一副将近2400平方米的巨幅海报上,可以看到默克尔的最典型姿势:双手在腹前呈中空状对合。海报上写的标语是:"把德国的未来稳稳抓在手中"。
展现亲民,但不曝光隐私
本届大选基民盟极力强调了默克尔总理的个人因素,上面提到的这张海报就是例证。因此,默克尔在私生活方面也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比如适度地向公众透露一些生活花絮:在度假时,她带着丈夫绍尔(Joachim Sauer)的孙子,展现出"默奶奶"的慈爱一面。而且人们还得知,默克尔的先生在吃酥塔蛋糕的时候,总是抱怨上面撒的面包屑不够多。
不过,除此之外,人们对于默克尔真正的家庭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默克尔和丈夫居住在柏林老城中心的一栋老式建筑里。她的闲暇时光在柏林和波罗的海之间的一个偏僻农村Uckermark度过,那里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她的母亲仍然在世,父亲(一位神学家)2011年去世。默克尔虽然利用了自己的个人因素来进行竞选宣传,但不会透露真正的隐私。不管怎样,让公众看到默克尔作为总理的功绩,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Kay-Alexander Scholz 编译:雨涵
责编:李京慧